天上归来葺敝庐,买松移竹事幽居。
喜从邻里团新社,得教儿孙读旧书。
芳草池塘清涨溢,落花门巷绿阴初。
莫言疏傅金都尽,颇似颜含乐有余。
【注释】
天上归来:归隐于世外。葺(qì)敝庐:修补破旧的茅屋。买松移竹:指购置松树、竹子营造幽静的环境。团新社:参加新的乡村集会。得教:得到教诲,这里指读书学习的机会。旧书:指古代的典籍。芳草池塘:芳香的草地和池塘。清涨溢:水面上涨,水波荡漾。落花门巷:落花满门巷,即门前院落中满是花瓣。绿阴初:浓密的树荫刚刚覆盖下来。疏傅:稀疏地分布。金都尽:形容富贵已尽,意指富贵荣华已逝。颜含乐有余: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他好学不倦,乐在其中。
【译文】
回到故乡修葺了破旧的茅屋,买了松树、竹子营造幽静的环境。
从邻里那里聚会欢庆丰收的时节,得到机会教育儿孙读古代的典籍。
芬芳的野草覆盖着池塘,清澈的水面涨满了春潮,门前院落里落花飘散,浓密的树荫已经覆盖下来,不要以为富贵荣华已逝,其实颜回好学不倦,乐趣无穷。
【赏析】
《村居即事十首》为作者晚年归隐田园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归隐之后的生活情趣。
“天上归来葺敝庐”,意思是说诗人像天上的神仙一般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这句中,用“天上归来”来形容自己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而“葺敝庐”则表明了诗人对家园的热爱与珍视,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宁静。
“买松移竹事幽居”,这一句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如何营造自己心中的“幽居”。通过购买松树和竹子,诗人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和宁静氛围的环境。这种环境既有利于诗人身心的恢复,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喜从邻里团新社,得教儿孙读旧书”中的“团新社”和“得教儿孙读旧书”则是对诗人生活的另一面描述。在这里,“团新社”是指邻里之间共同庆祝丰收的节日,而“得教儿孙读旧书”则表明了诗人希望他的儿孙能够继承并传承自己的学问和智慧。
“芳草池塘清涨溢,落花门巷绿阴初”,这两句描绘了田园生活中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莫言疏傅金都尽,颇似颜回乐有余”这两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富贵荣华的淡然和对生活真谛的领悟。他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