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长流无归期,得归不受樊笼羁。
采石江头好山水,鹡鸰留连花满枝。
几回泛舟过牛渚,星河浮空月当午。
醉披宫锦倒芳樽,何处有人歌白纻。
樽前对影成三人,八荒荡荡清无尘。
举杯邀月月将落,桂树倒挂波粼粼。
沉香亭前昔开宴,羯鼓声高花影颤。
一时写就清平词,白璧生蝇那得知。
自从弃置不复道,绿水青山空寄傲。
春去苔生沽酒垆,夜寒云掩烧丹灶。
诗卷空留天地间,骑鲸一去竟不还。
若非琼玉烟霞馆,定在蓬莱鸾鹤班。
马嵬魂断音尘绝,终古长庚光不灭。
一抔黄壤枕江边,至今犹照当时月。
诗句翻译与赏析:
- 夜郎长流无归期,得归不受樊笼羁。(夜郎:古代对偏远之地的称呼,常被比喻为囚禁人的牢笼。)
- 译文:在远方漂泊,没有归途,即使有回归的机会,也不愿受到束缚和控制。
- 分析: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自由,不愿被世俗所困的情感。
- 采石江头好山水,鹡鸰留连花满枝。(采石江:位于今安徽境内的一条江,因采石矶而得名。鹡鸰:一种小鸟,此处借指孤独的人或景致。)
- 译文:采石江边风景优美,鸟儿在枝头徘徊,花儿盛开,生机盎然。
- 分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赏。
- 几回泛舟过牛渚,星河浮空月当午。(牛渚:即现在的牛渚山,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
- 译文:多次乘坐小船经过牛渚,夜空中银河横贯天际,明亮的月亮高挂在正午。
- 分析: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感。
- 醉披宫锦倒芳樽,何处有人歌白纻。(宫锦:华丽的锦缎,这里可能指的是宴会上的服饰。)
- 译文:我醉酒后披上华丽的锦服,倒出美酒,却听不到歌声,只有我一个人。
- 分析: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失落。
- 樽前对影成三人,八荒荡荡清无尘。(樽前:酒杯之前。)
- 译文:我在酒杯前对着影子,仿佛成了三个人,四周空旷,一片清净。
- 分析:营造了一种超脱现实、内心宁静的氛围。
- 举杯邀月月将落,桂树倒挂波粼粼。(桂树:传说中的月宫桂花树,这里可能象征着美好但不可及的事物。)
- 译文:举起酒杯邀请月亮落下,桂花树倒挂在空中摇曳生姿,水波粼粼。
- 分析: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和生命力。
- 沉香亭前昔开宴,羯鼓声高花影颤。(沉香亭:古代的一种亭台建筑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遗迹或者传说中的场所。)
- 译文:曾经在某个沉香亭前举行宴会,羯鼓声震天响,花影随风摇曳。
- 分析: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留恋。
- 一时写就清平词,白璧生蝇那得知。(清平词:一种典雅的文学作品,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诗词创作。白璧生蝇:比喻美好的事物被人轻视甚至破坏。)
- 译文:一时间创作了一首清新优美的诗篇,却被世人遗忘,就像白璧上有苍蝇叮咬一样。
- 分析:批评了当时的文学风气,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珍惜文化传统的人。
- 自从弃置不复道,绿水青山空寄傲。(弃置:被抛弃,不再提及。)
- 译文:自从放弃写作,就不再提及此事,只能将心中的理想寄托于自然景色。
- 分析: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失落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春去苔生沽酒垆,夜寒云掩烧丹灶。(春去:春天过去,可能是指某种季节的变化。苔生:生长出苔藓。沽酒垆:卖酒的小摊子。)
- 译文:春天过去了,小摊旁长出了苔藓;夜晚寒冷,云雾遮住了炼丹炉。
- 分析:描绘了一幅冬日的景象,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 诗卷空留天地间,骑鲸一去竟不还。(诗卷:古代的一种书籍形式,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作品。骑鲸一去:指离开尘世,乘着大鱼升天而去。)
- 译文:诗歌的手稿留在了世间,而我骑着鲸鱼离去,再也无法回来了。
- 分析: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超脱的追求。
- 若非琼玉烟霞馆,定在蓬莱鸾鹤班。(琼玉:珍贵的玉石,这里可能指的是仙境。烟霞馆: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译文:如果不是在琼玉般的仙境里,那么一定是在蓬莱岛上,与鸾鹤为伴。
- 分析: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境界,强调了追求精神升华的重要性。
- 马嵬魂断音尘绝,终古长庚光不灭。(马嵬:唐代的一个地方名称,可能是地名或历史事件的简称。魂断音尘绝:指灵魂断绝,声音消失了。终古长庚光不灭:形容星辰永恒照耀。)
- 译文:马嵬坡的魂魄断绝了声音和气息,但星辰的光芒永不熄灭。
- 分析: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永恒的追求。
- 一抔黄壤枕江边,至今犹照当时月。(一抔黄壤:指坟墓,黄壤是一种土质。)
- 译文:我的尸体躺在江边的黄土之中,直到今天仍能照亮当时的月亮。
- 分析:通过对死亡的描写,传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对过去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从对自然的赞美到对现实的失望,再到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反映了诗人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