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上好山川,曾游二十年。
云连双树下,天与一僧传。
海日生斋钵,江华起法筵。
杨林烦与问,何日买归船。

送兰古春往淞江兼寄杨林寺如一庵

松上好山川,曾游二十年。
松上好山川,曾游二十年。
曾游二十载,云连双树下。
云连双树下,天与一僧传。
天与一僧传,海日生斋钵。
海日生斋钵,江华起法筵。
江华起法筵,杨林烦与问。
杨林请代问,何日买归船。

赏析:
本诗是明代诗人唐之淳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松上的好山川,表达了对淞江山水的深情怀念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与杨林寺如一庵僧人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祝愿。整体而言,此诗情感深沉,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注释:

  • 松上好山川:指诗人在淞江的松树林上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 曾游二十年:诗人在松树上度过了二十年的时光,对这片山林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
  • 云连双树下:指诗人曾在淞江边的双子树下度过许多美好时光,与自然融为一体。
  • 天与一僧传:意指天空将永恒的宁静与和谐传递给了一位出家的僧人。这反映了诗人对宗教生活的向往和尊重。
  • 海日生斋钵:指海上的太阳照亮了僧人的斋钵,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江华起法筵:指江面上的秋华如同法筵一般庄严,寓意着佛法无边。
  • 杨林烦与问:诗人委托杨林寺如一庵的僧人代为传达自己的问候。
  • 何日买归船:诗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希望能够早日买回自己的船只,回到淞江。

此诗以松树、双树下、天空等元素构建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淞江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佛教文化的元素,使得诗歌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深远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