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茫茫涨白波,东篱秋色竟如何。
十分犹较三分少,九日争先二日多。
西子睡浓方敛笑,太真娇重不成酡。
花神好雨匆匆发,莫负公家金叵罗。
【注释】
九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何字:这里指菊花,因为菊花在农历九月开花。
江雨茫茫涨白波,东篱秋色竟如何。——江面雨茫茫,水色涨涌,东边的篱笆下菊花盛开,但秋天的景色究竟是什么样子?
十分犹较三分少,九日争先二日多。——十分比三分差,九日赶在了八月二十(即重阳)之前。
西子睡浓方敛笑,太真娇重不成酡。——西施(美女)睡熟了,才露出淡淡的笑颜,杨贵妃(名玉环)娇艳艳丽,却不显得酒醉脸红。
花神好雨匆匆发,莫负公家金叵罗。——花神喜欢下雨,催促着花儿开放,千万不要辜负了公家的财物——金盘子(盛放酒食的器皿)。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824年(唐宪宗元和九年),是诗人白居易晚年的作品之一。诗中描写了九月九日重阳佳节菊花盛开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老、美景难留的感慨,以及对国家财富的珍惜之情。
首句“江雨茫茫涨白波,东篱秋色竟如何”,描绘了一幅江面上雨蒙蒙、水色上涨的画面,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站在篱笆旁,眺望着满地金黄菊花的情景。这里的“江雨”和“东篱菊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而“九日争先二日多”一句,则是通过比较九日和八月二十日(即重阳节)来突出重阳节的重要性和人们对它的喜爱。
第二句“西子睡浓方敛笑,太真娇重不成酡”,借用了唐代著名美女西施和杨贵妃的名字,形容她们的美貌动人,但同时也暗含了对她们生活无忧的羡慕。
第三句“花神好雨匆匆发,莫负公家金叵罗”,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花神喜欢下雨,催促着花儿开放,这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美好。但同时,也要珍惜国家的财富,不要浪费。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雨、美女等元素的描述,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节日、美和财富的态度和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