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逢佳节寄京都,家远亲朋一字无。
睡起晚云生枕席,雨馀秋水足江湖。
石城木落砧声早,天堑风高雁影孤。
北望蒋陵才咫尺,不曾与客共携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分析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从艺术手法、表达技巧及情感抒发等角度进行赏析;最后根据分析的内容,指出其效果和作用。
【答案】
①偶逢佳节寄京都:恰逢佳节之时(我)寄居在京城(作客他乡)。②家远亲朋一字无:家中远离亲人,亲朋好友一个也没有。③睡起晚云生枕席:醒来时发现傍晚的云气飘浮到枕头上(或云气笼罩在枕席之间)。④雨馀秋水足江湖:雨后秋天的水足够(流经)江湖。⑤石城木落砧声早:石头城的树木落叶了,打秋千的人(或“女子”)传来了早春的砧声(或声音)。⑥天堑风高雁影孤:天堑(指长江)上风高浪急,只有孤雁的影子(映衬)。⑦北望蒋陵才咫尺:向北眺望,只见蒋陵就在(我的)咫尺之地(即眼前很近)。⑧不曾与客共携壶:没有和客人一同提着酒壶饮酒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