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得天风,挂席夜参半。
篙师喜利涉,卧客生惊叹。
空明溯流光,滉漾入云汉。
心同双掳争,思逐群波乱。
春热减衣衾,川鸣起鹅雁。
已从桃源辞,方谋宿迁饭。
【注释】
长河:指黄河。得天风:得到顺风的帮助。挂席:指船上的帆篷张开。夜参半:指夜间将近四更天时。篙师:指船夫。利涉:指船行顺畅,容易渡河。卧客:指船上躺着的客人。生惊叹:感到惊奇。空明:水波荡漾的样子。溯流光:逆水行舟。滉漾:水波摇荡的样子。入云汉:进入银河。心同双掳争:比喻心情激动,像被双马所拉拽一样。思逐群波乱:想追随群浪一起漂流。春热:春天的炎热。减衣衾:减少衣物和被褥。川鸣:指河水的流动声响。起鹅雁:指江面上鹅雁的叫声。已从桃源辞:已经离开了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个理想境界)。方谋宿迁饭:正在商量在宿迁县吃饭的事。
【赏析】
这是作者于二月十九日傍晚到达宿迁县时所作的诗。《诗经·大东》:“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楚辞·九章·悲回风》:“皇羲既降,远犹未央。”这里“颠倒衣裳”与“皇羲既降”都是说黎明时分,但意义不同。前者是天色尚未明亮时的形容,后者则是对帝王降临的描绘。本句即用此意写天刚破晓,诗人就来到宿迁县。
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长河得天风,挂席夜参半”。意思是说黄河上正刮着顺风,夜里将近四更天时,船帆就张满了;船上的人也高兴起来,因为可以顺利地渡过这条河流了。“挂席”指船帆张开。“夜参半”指夜晚将近四更天。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当黄河上风向顺,夜色将尽,正是渡河的好时候,所以船上的帆张起来了。“挂席夜参半”是说船帆在夜空中高高升起。
颔联写船夫很高兴,而船上的客人却感到惊奇:船工们高兴地说:“我们乘着船顺流而下,很快就能到目的地了”。船上的客人则惊叹不已,说:“我真没想到会有这样快的速度!”“喜利涉”指船工们很高兴,因为这次旅行会很快结束,他们也可以回家了。“生惊叹”指船上的客人感到很惊奇,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到达目的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船工们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知道这次旅行很快就会结束;而船上的客人则感到很惊奇,因为他们没想到会这么快就到达目的地。
颈联写水流湍急,水波荡漾,两岸的景色如画:“空明溯流光,滉漾入云汉”。意思是说,河水流动湍急,水波荡漾,两岸的景色宛如仙境一般美丽。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河水流动湍急,激荡起层层涟漪,好像一道道白色的波纹,它们在天空中闪烁不定,仿佛进入了天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河水流动湍急,激荡起层层涟漪,好像一道道白色的波纹,它们在天空中闪烁不定,仿佛进入了天河。
尾联写诗人的心情随着水流而起伏不定,时而激动兴奋,时而沉思若有所思:心同双掳争,思逐群波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的心绪就像被双马所拉拽一样,时而激动兴奋,时而沉思若有所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的心绪就像被双马所拉拽一样,时而激动兴奋,时而沉思若有所思。
尾联写春天的炎热渐渐减退,诗人开始考虑在宿迁县的饮食起居:“春热减衣衾,川鸣起鹅雁”。意思是说,春天的炎热渐渐消退,诗人开始考虑在宿迁县的饮食起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春天的炎热渐渐消退,诗人开始考虑在宿迁县的饮食起居。
尾联继续写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从桃源辞,方谋宿迁饭”。意思是说,我已经离开了那个理想的桃花源,现在正打算在宿迁县吃饭休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已经离开了那个理想的桃花源,现在正打算在宿迁县吃饭休息。
这首七律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诗人到达宿迁县时的场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卷。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