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隐丹扉,萧萧映月微。
林稠光不碍,叶动白俱飞。
制鼎看圆魄,裁箫度羽衣。
翻经清夜永,犹带露华归。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其诗作风格以通俗易懂和贴近生活著称。以下是对每句诗句的释义、译文以及注释:

  1. 修竹隐丹扉,萧萧映月微。
  • 注释:竹林茂密,掩映着红色的门扉,月光下显得格外幽静。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竹子与红门相映成趣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映月微”则表达了夜幕降临时,月光透过竹林洒落的景象。
  1. 林稠光不碍,叶动白俱飞。
  • 注释:树林密集,光线却并不受阻,风中树叶摇曳,仿佛白色的蝴蝶飞舞。
  • 赏析:这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夜晚树林的生机勃勃和宁静美丽。”光不碍”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在树木间穿梭的景象,而“白俱飞”则赋予了树叶一种轻盈飘渺的感觉。
  1. 制鼎看圆魄,裁箫度羽衣。
  • 注释:想象自己正在制作一个圆形的铜鼎,同时在吹奏箫声,以配合圆月。
  • 赏析:诗人巧妙地将制鼎与吹箫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想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圆魄”暗指月亮圆满如盘,而“度羽衣”则是诗人在吹奏箫曲时,用箫的音色来模拟月亮的光芒,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富有诗意。
  1. 翻经清夜永,犹带露华归。
  • 注释:翻阅佛经,让清夜变得漫长,月光依旧带着露水的痕迹回归。
  • 赏析: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清夜永”形容夜晚宁静而又漫长,”犹带露华归”则描绘了月光如同带着露珠一般清新、纯净,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