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春后惟枝在,燕子楼空苦恨生。
昨泪几行因拥髻,当年一顾本倾城。
分为翡翠笼俱老,讶道泉台伴不成。
犹胜分香台上妾,更无一个哭西陵。

诗句原文:

牡丹春后惟枝在,燕子楼空苦恨生。

昨日泪几行因拥髻,当年一顾本倾城。

分作翡翠笼俱老,讶道泉台伴不成。

胜过分香台上妾,更无一个哭西陵。

注释:

  • 牡丹春后惟枝在:春天过后,牡丹的枝条还在。这句表达了牡丹虽经季节变迁,依然保持着生机和美丽。
  • 燕子楼空苦恨生:燕子楼上空荡无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怨。这句描绘了楼阁因久无人居而显得更加凄凉的场景。
  • 昨泪几行因拥髻:昨夜流下的泪水有几行是因为我紧紧地束发。这里“拥髻”可能指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也暗示着某种情感的纠结或不舍。
  • 当年一顾本倾城:当年有人对我一见钟情,足以倾城倾国。这里“一顾”指的是某人的一次注视或青睐,表明被注视者的魅力无法抗拒。
  • 分为翡翠笼俱老:曾经的翠羽饰品如今都成了古董。这句反映了时间对物品的侵蚀和变迁,同时也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 讶道泉台伴不成:惊讶于泉水边的人已不再与我相伴。泉台常常用来象征永恒或者不变的存在,这里表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
  • 犹胜分香台上妾:比起那些只能在分香亭上思念的女子,我还是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这里的“分香亭”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场合或地点,象征着某种特定的情感或记忆。
  • 更无一个哭西陵:再也没有人像以前那样为我哭泣西陵。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孤独和悲伤的情绪,以及对于往昔情感的怀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转中的情感变化。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美好与现在的凄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状的无奈。诗中的牡丹、燕子楼以及翠羽等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感,还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爱情、时光和生命无常的思考。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