箧茜奁螺取次将,长红大翠尽蛮娘。
阑干笑语腮堪译,浣火衫裙焰未凉。
白浪有缘陪贾客,江潮无伴醉槟榔。
吾乡恶热连年更,带得蒲葵上海航。

【注释】

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听说邻村有个卖扶桑花的人。

箧(qie)茜奁(1i)螺取次将,长红大翠尽蛮娘:用竹箱和木匣装好扶桑花,依次拿给客人观看,扶桑花的红色和绿色都非常鲜艳,都是南方女子种植的。

阑干笑语腮堪译:在栏杆旁笑语交杂,可以听到她们说话的声音。

浣(han)火衫裙焰(yan)未凉:洗过火的衣衫还没有完全冷却,这里指南方的热带地方,气候炎热。

白浪有缘陪贾客,江潮无伴醉槟榔:江面上的波浪有缘地陪着商人去远方做生意,而江潮却没有同伴陪伴着去喝槟榔酒。槟榔是南方特有的热带水果。

吾乡恶热连年更,带得蒲葵上海航:我们的家乡一年比一年更加炎热,我只好带了蒲葵叶乘海船远行。蒲葵是南方的植物。

【赏析】

《扶桑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描写了词人到临安后,看到南方的花、听到南方的歌,以及与当地歌女交往的情景。词中通过写“南国”的风物,反映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不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南方人民的同情和对祖国沦陷的无限悲愤,流露出深沉的爱国情怀。

上阕开头四句,先以热烈的语言描写了“扶桑花”,接着写花被送到邻村后的情景:“箧茜奁螺取次将”,“长红大翠尽蛮娘”。“箧”和“奁”都是盛物的器具。“茜”、“螺”二色,指扶桑花的颜色。“取次将”,随意地将。“长红”指扶桑花的红色;“大翠”指扶桑花的绿色。“蛮娘”,指南方的女子。“尽”,皆也。这两句的意思是:用竹箱和木匣把扶桑花装好,然后依次拿给客人观赏;扶桑花的红色和绿色都非常鲜艳,都是南方女子种植的。

“阑干笑语腮堪译”,“阑干”,栏杆。“笑语”,欢声笑语。“颊堪”,脸颊可以。“译”,翻译。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栏杆旁笑语交杂,可以听到她们说话的声音。

以下三句,写南方妇女的生活:“浣(han)火衫裙焰(yan)未凉”,“白浪有缘陪贾客”,“江潮无伴醉槟榔”。其中“浣(han)火”指洗涤过的衣物,“未凉”,没有凉透。“白浪”,指江中的波浪,“有缘”,有缘分,有因缘。“陪”,作动词使用,意思是陪同。“无伴”,“伴”通“伴”,作动词使用,意思是没有同伴。“槟榔”,南方特产,又名青果,是一种常绿乔木,叶子像棕榈子。这几句的意思是:南方妇女穿着刚洗过的衣服还感觉不够凉快,所以有缘的商人才能陪他们一起乘船出海。江上的浪花好像有意地要陪商人出海一样。

下阕开头两句,又回到“南国”景物描写: “吾乡恶热连年更”,“吾乡”指的是自己的家乡。“恶热”,非常热。“连年”,多年连续不断。“更”是副词,表示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越”。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家乡的天气一年比一年多炎热。这两句紧承上文而来,写出了词人的故乡连年天热的情况,为下文写自己乘海船远行作铺垫。

最后两句,写自己的远行: “带得蒲葵上海航”,“带得”,带着;“蒲葵”,一种植物,叶子宽大,呈扇形,可供玩赏。“上海”,指南方沿海的大城市临安。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们家乡每年炎热不堪,我只能带着蒲葵叶乘海船远行。

全词运用生动活泼的笔调,把南方的风物人情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通过描写南方风物来表达词人对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能御侮的不满;抒发了词人渴望收复中原失地、雪洗国耻的豪情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