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仙尚自隔蓬莱,仙子一双何事来。
解佩人间托流水,吹箫去路向瑶台。
望中海岛茫茫断,别后松花岁岁开。
世事如斯浑不解,青山落日坐莓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描绘了诗人在秦望山偶遇仙女,并与之对弈、送桃的一段经历。诗中通过仙子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仙界的向往和追求。
译文:
干溪许某在蠢子山行遇二仙女折松花令其送往香炉峰上见二人棋他日又见二女令其送往秦望山上与二桃一符一诗曰子父母肯令子来则啖以桃而来否者且烧符后许亦不与父母桃阴置香厨上父母亦不与来而许辄烧符后视桃不见余登秦望山山人对余说乃是前年事
求仙尚自隔蓬莱,仙子一双何事来。
解佩人间托流水,吹箫去路向瑶台。
望中海岛茫茫断,别后松花岁岁开。
世事如斯浑不解,青山落日坐莓苔。
注释:
- 干溪许某:指诗人的朋友或同游者,许某。
- 蠢子山:地名,位于今江苏苏州一带,为古太湖的一部分。
- 二仙女:指诗中的两位仙女。
- 解佩:古代女子赠信物表示愿意结为夫妻。
- 桃:传说中的一种仙果,可以延年益寿。
- 香炉峰:山峰名,位于今浙江省天台县东南。
- 秦望山:又称“秦山”,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 二桃一符:指仙人用两个桃子和一个符咒来诱惑诗人。
- 子父母肯令子来则啖以桃而来否者且烧符后许亦不与父母桃阴置香厨上父母亦不与来而许辄烧符后视桃不见
- 登秦望山:登上秦望山。
- 山人:指秦望山的道士或隐士。
- 乃前年事:指前一年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记叙诗人在秦望山偶遇仙女并与其对弈的故事,反映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对仙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以及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苏轼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