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天目碧嶙峋,中有苕溪产异人。
昔日临文俱入妙,今来作吏更称循。
栽花潘岳垂青简,飞舄王乔觐紫宸。
自是生来多道气,非关婴姹出黄庭。
【注释】
西来的天目山碧绿峻峭,中间有一条苕溪,产下一些异乎寻常的人。昔日临文(作诗文)都写得入神妙,如今作吏更显得循谨不苟。潘岳(晋朝著名文学家,字安仁,南阳人)曾栽花于洛阳北城,飞舄王乔(传说为古仙人王乔),觐紫宸(指拜见皇帝)。自是生来多道气,非关婴姹出黄庭。
【赏析】
《题溧水县斋》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诗作。此诗前四句写自己从政的经历及在官场中的表现,后四句抒发对官场生涯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平易,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不得志时的矛盾心理。
首联两句,诗人首先以“天目山”起兴,点明自己仕途的起点。“西来”二字,表明诗人的仕途是从西而来。“碧嶙峋”,描绘了天目山峰峦叠嶂、苍翠挺拔的雄健气势。这一句既写了景,又写出了“天目”之山给人的第一感受,为下文描写“天目”之山产异人埋下伏笔。“中有苕溪产异人”,诗人接着便写到了天目山下的苕溪,这里生长着一些不同凡响的人物。苕溪与天目山相映成趣,使诗人感到天目山的灵秀之气无处不在。
颔联两句,诗人由写自己的仕途经历,过渡到写自己在官场中的表现。“俱入妙”、“更称循”二句承上启下,说明自己虽然有才学,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充分发挥,而只能安于现状,随波逐流。颈联两句,诗人进一步展开想象,运用了典故。“潘岳栽花”、“王乔飞舄”二句,都是诗人的联想。潘岳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人,他曾经在洛阳城北修建别墅,种花栽树,过着隐居的生活。《晋书·潘岳传》记载:“岳美姿仪,少敏慧,善属文。少与贾谧齐名,并为时人所重。”王乔是传说中的仙人,相传为周灵王太子时骑白鹿乘赤凤而升天,故后世常以“王乔”代指仙境,或称仙人。“飞舄”即乘履仙云,飞升而去,所以这里用以比喻自己终于摆脱了尘世羁绊,得以进入仙境;“见紫宸”则是指自己终于见到了皇帝。尾联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自己内心的世界。“自是生来多道气,非关婴姹出黄庭。”诗人感叹自己本来就具有高洁的道德品质,并不是因为受到神仙眷顾而有了这些品质,也不是因为受《黄庭经》等道教经典的影响才具备了高尚的品格。
整首诗结构严谨,先写景后叙事,然后抒情言志,最后归结到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人用词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