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荔枝我曾吃,今见双鹂夺残一。边郎元是陇西人,乃能画此南中物。
我闻南海之枝更绝伦,却只闻之未入唇。不知双鸟争残颗,只是海南还是闽。

【注释】

(1)题画:诗题。

“南中”:即南海,指南方。

(2)“我闻”:据《太平广记》引《南方异物志》,荔枝“生南海,状如丹朱”。

“更绝伦”:更比它更加出色。

“边郎”:指边韶的侄子边让,字文礼。

“乃能”:竟能。

(3)“残颗”:荔枝果壳上未被完全剥开而留下的部分。

(4)赏析:《荔枝图序》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元和年间为友人李十八所绘荔枝图所写的一篇序文。此诗即是序文的一部分。诗的开头两句写荔枝的美味和珍贵,突出表现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第三句说画中的双鹂夺去了荔枝树上的一颗荔枝。第四句点明边韶是陇西人,但会画荔枝,说明画技很高。最后两句说,听说荔枝树的枝干特别粗壮,可是只听说没见过荔枝,不知道画中的两只鸟儿正在争斗着争夺那剩下的一个荔枝。由此可知,这幅画不是画在海南而是画在福建的。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画中鸟的欣赏之情,并赞美了画家的高超技艺。

【译文】

我吃过南海产的荔枝,现在看见画上的两只鸟儿争夺着那剩下来的一颗荔枝。边韶原来是陇西人,竟能画出这种南方特产的东西来。

我听说过南海的荔枝树枝特别粗壮,却只听说没见过荔枝,不知这两只鸟儿争的是哪里的荔枝?

只是知道它们在海南还是在福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