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常多病,睢睢竟寡谐。
鸴鸠知分量,稿木任形骸。
虫语喧清夜,藤花媚小斋。
逃虚何足叹,心迹幸无乖。
宿游塘书怀二首
脉脉常多病,睢睢竟寡谐。
鸴鸠知分量,稿木任形骸。
虫语喧清夜,藤花媚小斋。
逃虚何足叹,心迹幸无乖。
注释:
- 脉脉:含情脉脉,形容眼神流露出深深的爱意。
- 睢睢:指目光炯炯有神。
- 鸴鸠:一种水鸟,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心境,知道自己的才能和地位。
- 知分量:懂得自我评估。
- 稿木:指树木,这里用来比喻人的身体或生命。
- 虫语:指夜间的虫鸣声,这里用来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
- 逃虚:逃避空虚,指追求真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宿游塘边,面对自然美景而感慨人生的一种抒发。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心情状态,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首句”脉脉常多病,睢睢竟寡谐”,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困惑。脉脉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眼神中流露出的爱意,同时也暗示了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忧伤和孤独。睢睢则是一种目光明亮、充满活力的形象,与诗人的内心形成了鲜明对比。
次句”鸴鸠知分量,稿木任形骸”,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己能力和地位的认知。鸴鸠以其敏锐的眼光和自知之明,成为诗人的象征,表明了诗人了解自己的价值和定位。而稿木则象征着生命或存在的意义,诗人坦然接受自己的生命状态,没有过多的奢求。
第三句”虫语喧清夜,藤花媚小斋”,以夜虫和藤花为喻,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夜晚的虫鸣声,如同一首首优美的乐章,给清冷的夜晚带来了生机。藤上的花朵娇艳欲滴,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让人感到愉悦和舒适。
尾句”逃虚何足叹,心迹幸无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他认为,逃避空虚并不值得庆幸,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诗人的心迹与他的行为是一致的,他没有迷失自己,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既关注眼前的现实,又不放弃内心的追求;他既珍视自己的生命,又保持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这种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使他成为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独立思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