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即山家,孤亭更水涯。
人开池上酌,莲吐月中花。
清籁微微至,明河渐渐斜。
坐疑尘世隔,鸡犬亦无哗。

我们将逐句解读这首唐诗:

  1. 诗句解读与译文
  • “出郭即山家,孤亭更水涯。” -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从郊外的城郭出发,很快就到达了一座孤寂的亭子边上。
  • “人开池上酌,莲吐月中花。” - 这两句描绘了在池塘边的亭子里,有人正在饮酒赏月,荷花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开放着的花。
  • “清籁微微至,明河渐渐斜。” - 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夜幕下的微风带来了清凉的声音,远处的银河逐渐变得柔和。
  • “坐疑尘世隔,鸡犬亦无哗。” - 最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连家禽家畜的声音都显得那么遥远和安静。
  1. 关键词注释
  • “出郭”:离开城外。
  • “即”: 到达。
  • “山家”: 指山中的人家或乡村。
  • “孤亭”: 孤独的亭子。
  • “水涯”: 靠近水边的地方。
  • “池上酌”: 在池边喝酒。
  • “莲吐月中花”: 比喻月亮照亮下的荷花。
  • “清籁”: 清凉的声音。
  • “微”: 轻微、轻柔。
  • “明河”: 明亮的河流或银河。
  • “斜”: 逐渐变斜。
  • “鸡犬”: 家禽家畜。
  • “亦”: 也。
  1.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远离城市喧嚣,来到乡村享受宁静夜晚的愉悦心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明月”、“清泉”等,来增强诗意和画面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平静,是一首非常出色的田园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