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同云覆帝畿,银宫玉宇特相宜。
飞花遍入披香苑,积絮微消太液池。
三署晓光凝剑佩,九门寒色映旌旗。
亦知圣主挥天藻,不羡周家黄竹词。

【注释】

霭霭:形容云色浓密。同云:指云色相同,即阴云。帝畿:指京城。银宫玉宇:指皇宫,也泛指华丽的宫殿。飞花:雪花。披香苑:唐时宫苑名。积絮:雪积。太液池:唐时大明宫的水池,位于大明宫北面。三署晓光凝剑佩:指朝廷中官吏在早晨上朝时,佩带宝剑。九门寒色映旌旗:指朝廷中的官员们穿戴着御寒的衣服。亦知圣主挥天藻:意思是知道皇上(皇帝)挥毫写诗,是天下第一大文章。周家黄竹词:周文王被拘禁于羑里期间写了《周易》。

【赏析】

此为和陈编修约之禁中雪诗二首之一。全诗描写了京城的大雪景,并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看法。

首句“和陈编修约之”交代了诗人与陈编修的交往。陈编修是陈师道的字,他是北宋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陈师道和苏轼一样,也是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他与苏轼有深厚的友谊。

第二句“蔼霭同云覆帝畿”描写了京城下了一场大雪,雪花纷飞的景象。“同云”指的是乌云密布的天空,“帝畿”指的是京城。这里用“同云”来形容大雪,形象地描绘出了京城下雪时的天气景象。

接下来两句“飞花遍入披香苑,积絮微消太液池”进一步描绘了京城大雪的景象。“披香苑”是指唐代皇宫中的园林,位于皇宫南部。“太液池”是指唐代皇宫中的皇家园林,位于皇宫北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飞花”指的是飞舞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到了披香苑;“积絮”指的是积雪,虽然积雪已经融化了一部分,但仍然留下了一层薄薄的积雪。

第三句“三署晓光凝剑佩”描写了朝廷中的官吏们在早晨上朝时的情景。“三署”是指古代的三个官署,分别是尚书省、御史台和门下省。“晓光”指的是早晨的阳光。“剑佩”指的是官员们的佩剑和佩饰。这一句意思是:在早晨上朝时,朝廷中的官吏们都戴着宝剑和配饰,显得庄重威严。

第四句“九门寒色映旌旗”描写了朝廷中的官员们穿戴着御寒的衣服。“九门”是指古代的四个城门,分别位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寒色”指的是寒冷的颜色。“旌旗”指的是旗帜,通常用来表示军队或仪仗队等。这一句意思是:朝廷中的官员们穿戴着御寒的衣服,显得庄重威严。

最后一句“亦知圣主挥天藻,不羡周家黄竹词。”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圣主”指的是皇帝,“天藻”指的是皇帝的文章,“周家黄竹词”指的是周文王被拘禁于羑里的《周易》。这一句意思是:我知道皇帝(圣主)挥笔写诗,是天下第一大文章,我也不会羡慕周文王(周家黄竹词)那样被拘禁在羑里。这一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