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曾陪履杖游,遥思墓木已三秋。
美人去后空闻笛,芳草归时独倚楼。
世上玉颜还易老,山中石髓杳难求。
却惭司马频相许,拟向清湖共钓舟。
【注释】
徐养斋:即徐渭,字文长,明代文学家、书画家。见怀:怀念他。毛古庵:即张岱,字宗子,浙江绍兴人,明代文学家。小子:指我。存没:活着的人和已经去世的。感怀:有感慨之意。履杖:古代的一种手杖,用来支撑身体或表示步行。墓木已三秋:语本汉乐府《薤露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落,塞草明年复青。”这里用其意,指诗人思念故友。去:死后。空闻:徒然听到。笛:笛声凄美。芳草:喻美女,也指春草。归时独倚楼:指春天来了,美人走了,只有自己一个人独自倚在楼上,感叹人生易老。世上玉颜:指世间的美女。易老:容易衰老。山中石髓:比喻难得的东西。杳难求:难以求得。司马:指司马相如。相许:“相期许”的意思。清湖:指西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好友徐渭和张岱分别之作。诗前二句追忆两人早年交往,并怀念他们去世后,自己孤寂的生活;三、四句感叹美人离去后,只听到她徒然的笛声;五六句写美人已逝,但世间还有不少美女,她们都很容易衰老;七八句写山中的美景虽然美好,却难以得到,表达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无奈;最后两句写司马相如曾相约要一起去钓西湖的鱼,现在自己却做不到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之情。全诗以“感怀”为题,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