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仰风流百世希,长歌招隐坐渔矶。
昔人何处群麋鹿,此地深秋尚蕨薇。
征诛揖逊有今古,饿显禄隐无是非。
但使斯人皆可侣,不妨到处坐朝衣。

谒夷齐庙

为仰风流百世希,长歌招隐坐渔矶。

昔人何处群麋鹿,此地深秋尚蕨薇。

征诛揖逊有今古,饿显禄隐无是非。

但使斯人皆可侣,不妨到处坐朝衣。

注释:

谒夷齐庙(谒:拜见;夷齐:伯夷、叔齐,春秋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他们以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而得名,是古代著名的忠义之士。):拜见伯夷、叔齐的庙。

为仰风流百世希,长歌招隐坐渔矶。

为仰:因为敬仰。

风流:指清高脱俗的风骨和高尚节操。

百世希:千百代中难得一见。

长歌:长声吟唱。

招隐:招来隐居之人。

渔矶:指渔船停泊的地方。

昔人:指伯夷、叔齐。

何处:何处去,何处可。

群麋鹿:一群麋鹿。

此地:这里。

深秋:深秋时节。

蕨薇:一种植物,嫩芽可食,根茎可入药,古人常以此为食。

征诛:征伐,讨伐。

揖逊:谦让退避。

今古:古今。

饿显:指饿着肚子却显露出廉洁之志的人。

禄隐:指享受俸禄却隐藏了真实身份或才能的人。

但使:只要。

斯人:此人,指伯夷、叔齐。

斯人皆可侣:这个人都可以作为朋友。

斯人皆可侣:这个人都可以作为朋友。

不妨到处坐朝衣:不必局限于一个地方穿着朝廷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李郢的《谒夷齐庙》。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伯夷、叔齐两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对他们精神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看淡、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对伯夷、叔齐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为仰风流百世希”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之情,认为这两位历史人物的风采值得人们长久地铭记。第二部分写诗人自己的态度和行动。诗人表示自己要以这两位历史人物为榜样,追求真理,不为名利所动。第三部分写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在深秋季节仍然可以感受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值得人们学习。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尊重和对真理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