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愁方剧,那堪送远人。
看云怜别苦,折柳问归频。
宦况惟余拙,交情独尔真。
明年十日酒,同对帝城春。

【注释】

戎马:指战争。愁方剧:战事正紧张,内心忧愁正深重。那堪:哪能忍受。送远人:把远方的人送到很远的地方去。云:指天上的行云,比喻飘零、离别的人。折柳:古乐府《折杨柳》:“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此处以“折柳”代指送别。归频:频频询问回家。宦况惟余拙:官宦的处境只我一人拙劣。交情独尔真:朋友之间的感情只有我们两人是真心相待的。帝城:京城,这里泛指长安。春:春天,这里指长安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当时武攸暨为中书舍人,与王维同在朝廷任职,此诗即赠别武攸暨而作。

首联写诗人对武子送行的深情和惜别之情。“戎马”,指战事。“愁方剧”,说明战事正紧张,内心忧愁正深重。“那堪”,哪能忍受!一个“那”字,道出诗人对武子送行的深情和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因战乱而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悲凉之感。

颔联写诗人在送别之际,面对天空中飘飞的白云和武子频频询问归家的情态,感慨万千。“看云怜别苦”,通过观察云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对分离之苦的感慨。“折柳问归频”,则是通过折柳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关切和思念之情。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宦处境的看法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宦况唯余拙”,“宦”,指官宦之事,即仕途上的得失;“独尔真”,表示只有你才是真心对待我的。这句既点明了送别的背景,又突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珍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和不安。

尾联写诗人对明年长安春天的期待和祝愿。“明年十日酒”,指的是明年春天的时候再来相聚;“同对帝城春”,则是希望明年春天能够一起欣赏长安的美景。这两句既是对这次送别的留恋之情的表达,又是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它既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关注和对友情的重视。此外,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