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刹崔嵬俯夕阴,何人曾此布黄金。
岭头风雨来天地,阁上浮云变古今。
正好凭虚生远眺,何妨揽胜入孤吟。
诗成却自嫌饶舌,欲证菩提不染心。

金阁岭

宝刹崔嵬俯夕阴,何人曾此布黄金。

岭头风雨来天地,阁上浮云变古今。

正好凭虚生远眺,何妨揽胜入孤吟。

诗成却自嫌饶舌,欲证菩提不染心。

注释:

  1. 宝刹崔嵬俯夕阴:宝刹,即寺庙,崔嵬,形容建筑高大、雄伟。俯夕阴,指寺庙在夕阳下显得更加神秘和威严。
  2. 何人曾此布黄金:何人,指什么人。曾此,指曾经在这里。布黄金,形容寺庙装饰华丽,像撒了一层金子一样。
  3. 岭头风雨来天地:岭头,指山岭的顶部。风雨来天地,指风雨降临,将天地都笼罩其中。
  4. 阁上浮云变古今:阁上,指寺庙的阁楼。浮云变古今,指云雾在阁楼上变幻莫测,仿佛穿越了古今。
  5. 正好凭虚生远眺:正好,指恰好。凭虚,指凭借虚无缥缈的空间。生远眺,指进行远望。
  6. 何妨揽胜入孤吟:何妨,意为何不,有什么不好。揽胜,指欣赏美丽的风景。入孤吟,指独自吟诵或咏诗以表达内心的感受。
  7. 诗成却自嫌饶舌:诗成,指诗歌创作完成。却自嫌饶舌,意为自己却觉得说话过于啰嗦。
  8. 欲证菩提不染心:欲证,意为想要证明。菩提,佛教名词,指觉悟。不染心,意指不被世俗情感所影响,保持一颗纯洁的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画面,展现了寺庙的雄伟与美丽,以及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变幻无常。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古老的地方。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佛法的领悟。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