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节文章世两难,真宜才子作言官。
时英争睹囊中草,大吏犹钦柱后冠。
按晋河山殊借色,趋朝霜雪正生寒。
共知足副澄清志,不忝鸣阳一凤看。

秋夜不寐

气节文章世两难,真宜才子作言官。

时英争睹囊中草,大吏犹钦柱后冠。

按晋河山殊借色,趋朝霜雪正生寒。

共知足副澄清志,不忝鸣阳一凤看。

注释:

  • 秋夜不寐:秋天的夜晚,无法入睡。
  • 气节文章世两难:指一个人在政治生活中既要有气节(坚守原则),又要有文章(文采)。这在当时是非常困难的。
  • 真宜才子作言官:真正适合的是才华横溢的人去做言官,即负责起草诏书和奏疏的人。
  • 时英争睹囊中草:当时的英才争相观看皇帝的诏书,就像他们争先恐后地想要看到自己的文章一样。
  • 大吏犹钦柱后冠:大官员们仍然尊重并欣赏那些能够写出好文章的人才。
  • 按晋河山殊借色:以晋代的山河作为比喻,表示作者对于自己能有机会参与政治事务感到荣幸。
  • 趋朝霜雪正生寒:早晨上朝的时候,天气寒冷如霜雪一般,象征着政治环境的严峻。
  • 共知足副澄清志:共同拥有实现政治清明的愿望。
  • 不忝鸣阳一凤看:不愧为一只凤凰般的人才,被众人所仰望。
    赏析:
    《秋夜不寐》是一首七绝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能够在朝廷上有所作为的感慨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的政治抱负,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