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鸣琴罢,孤灯照寂寥。
眼穷千里月,肠断一声萧。
镜里人应瘦,秋边客更焦。
未除烦恼障,何处不魂销。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分析其意象、情感等,同时要注意结合诗句的注解进行赏析。

第一联“客夜”:诗人在月夜下弹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诗人用孤灯照寂寥,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二联“眼穷千里月,肠断一声萧”:诗人用千里之遥的月亮来比喻自己的孤独,用一声萧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苦。

第三联“镜里人应瘦,秋边客更焦”:诗人用镜子里的瘦弱之人来形容自己内心的痛苦,用“秋边客”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孤独。

最后一句“未除烦恼障,何处不魂销”:诗人用“魂销”来形容自己内心的痛苦,表达了自己无法摆脱这种痛苦的无奈情绪。

【答案】

译文:月夜之中,我弹完一曲琴,感到十分孤寂。明亮的月光映照下,我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景象。我不禁发出一声长啸

(感叹),内心充满了痛苦。镜中的人影也显得有些消瘦,而我在异乡他乡,更加感到孤独。我还没有消除心中的烦恼,又怎

么能忍受得了这无尽的痛苦呢?

赏析:

首联写夜深人静之时弹奏一曲古琴,借以排遣心中的孤寂。诗中“孤灯照寂寥”,不仅点出了环境,也暗示出诗人的心境。

颔联通过“眼穷千里月,肠断一声萧”两句,将诗人的孤独感与思乡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

与痛苦。颈联“镜里人应瘦,秋边客更焦”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尾联“未除烦恼障,何处不魂销”,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全诗通过描写夜深人静之时弹琴这一场景,展现了

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