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宫犹蔼蔼,白露已苍苍。
讵识神灵远,徒悲剑舄藏。
阴风振大漠,落日照渔阳。
稽首攀松柏,云天洒泪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具体的诗句分析其含义,最后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
长陵西望泰陵二首:诗人遥望着长安城东的泰陵,心中无限感慨。这两句是起兴之词。新宫犹蔼蔼,白露已苍苍:新宫,指新修的宫阙,这里泛指皇宫。新宫犹蔼蔼,即“新宫尚巍峨”。白露已苍苍,即“露气已变凉”的意思。这句写诗人登高远望,所见之景为新宫尚巍峨,而时序已是白露时节,露气已变凉。讵识神灵远,徒悲剑舄藏:讵,同“讵”,岂。神灵,指皇帝。剑舄,喻帝王。这两句说,你(指皇帝)到哪里去了?只看见那新宫还巍然耸立在京城之上,可你却不知去向;只听见那秋风萧瑟,阵阵寒风吹过,只见那渔阳郡一带落日映照下,一片萧条景象,只有那孤零零的松树柏树,还在默默无语地伫立着。
阴风振大漠,落日照渔阳:此句承上启下。阴风振大漠,即秋风萧瑟;落日照渔阳,即日落西山。这两句写诗人登上高楼,看到西北边陲的沙漠上,秋风萧瑟,日落时分,一片凄凉景象。
稽首攀松柏,云天洒泪长:此句写诗人登上高楼,看到西北边陲的沙漠上,秋风萧瑟,日落时分,一片凄凉景象,不禁想起当年唐王朝与吐蕃联姻和亲的往事,于是诗人面对这荒凉的景色,不禁流下了感伤的眼泪。这两句的意思是:面对这荒僻的西北边疆大漠上的松柏和凄清的落日余晖,我不禁想起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离愁别恨。
赏析:本篇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作。首二句写登高远望,所见之处是新宫犹蔼蔼,白露已苍苍,但所闻者惟“阴风振大漠,落日照渔阳。”一个“振”字,把秋风吹拂大漠的景象写得极为生动。一个“落”字,又写出落日的光辉照耀着辽阔的渔阳大地。这两句写登高远望所见之景,是实写。三、四句写登高远望所闻之声,是虚写。诗人由远及近,从听觉到嗅觉,极富层次,层层推进,使诗人的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五六句写登高远望之感怀:面对这荒凉的西北边疆大漠上的松柏和凄清的落日余晖,不禁想起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离愁别恨。七八句是全诗的关键。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面向西北,仰望茫茫天际。眼前西北边的大漠上,秋风萧瑟,落日余晖洒在空旷的地方。诗人想到自己远离朝廷,身居边塞的异域他乡,不禁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吊古怀乡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