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旧时里,秋日永亭开。
苑树涧阴合,鱼梁山照来。
野人临逸钓,公子进新醅。
兴尽何须谢,垂鞭醉即回。
翻译为:“昔日尚书吴公的池馆,秋日景色依旧如昔。
苑中的树木与山涧之阴,合而为一,鱼梁山映入眼帘。
野人临水垂钓,公子献新酿佳肴。
兴致已尽何需辞谢,垂鞭即醉回程。“
注释内容:
- 平泉旧时里:指的是作者曾居住过的地方,具有怀旧之情。
- 秋日永亭开:描绘了秋季的阳光洒在永亭上的景象。
- 苑树涧阴合:描述了园林中的树木和山涧的阴影交相辉映的美丽画面。
- 鱼梁山照来:通过比喻,将山光映照在水面上的情景形象化。
- 野人临逸钓:指一个爱好自然的人正在野外悠闲地钓鱼。
- 公子进新醅:描述一位公子带来了新酿的美酒,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 兴尽何须谢: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不必因事情未完而感到愧疚的态度。
- 垂鞭醉即回:形容诗人酒至半酣,意犹未尽,但已经可以策马归去。
赏析:
《秋日过故尚书吴公池馆二首》是徐祯卿在秋天游览吴公池馆时所作诗歌。这两首诗不仅展现了吴公池馆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态度的写照。
第一首诗中,“平泉旧时里”带出了历史的沉淀感,“秋日永亭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图景;“苑树涧阴合, 鱼梁山照来”,则通过具体景物的刻画,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美丽的自然环境之中。第二首诗则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方式:“不见尚书履, 阶阴空绿苔”反映了岁月流逝带来的变化,“菊荒三径在, 枣熟众禽来”则是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迹为怜幽驻, 图因好事开”则表现了主人翁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事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顺应自然、享受当下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