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僧虽出世,踪迹尚人群。
妙法登坛演,名香入定焚。
楼含孤嶂月,衲挂半溪云。
千里封题寄,新诗过所闻。
【注释】
得朗公诗却寄:收到郎公的诗,并作答。朗公,即唐代名僧鉴真,曾至日本传经弘法。却寄,回信的意思。
真僧虽出世,踪迹尚人群:僧人虽然已超脱尘俗,但他的足迹仍留在人世间。这里指的是僧人在人间的教化行为。
妙法登坛演,名香入定焚:佛教仪式中,僧人通过诵读、念珠等方式宣扬佛法。这里的“妙法”指的是高深的道理,“名香”指僧人念诵的佛号或咒语。
楼含孤嶂月,衲挂半溪云:僧人居住的地方,四周环绕着山峰,山顶有一轮明月。僧人的衣服上挂着半山半水的景象,象征着他的修行状态。
千里封题寄,新诗过所闻:我给诗人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我的新作。这里的“千里封题”是指将信件装在信封里,再邮寄到千里之外。“新诗”指的是我的新作。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友人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情厚意,也表现了作者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思念。
第一句“真僧虽出世,踪迹尚人群”,描绘出了一位出家修行的僧人,虽然已经脱离了红尘俗世,但仍然生活在人群中,与世俗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既表现了僧人的高洁品格,也揭示了出家人与世俗之间的复杂关系。
第二句“妙法登坛演,名香入定焚”,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修行状态。这里的“妙法”指的是高深的道理,“登坛”是指僧人在进行宗教仪式时的情景,而“名香”则是僧人念诵的佛号或咒语。这些描述都展现了僧人在修行过程中的种种表现,以及他们对于佛法的虔诚信仰。
第三句“楼含孤嶂月,衲挂半溪云”,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僧人居住的地方四周环绕着山峰,山顶有一轮明月;僧人的衣服上挂着半山半水的景色,象征着他的修行状态。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环境,也揭示了他们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一句“千里封题寄,新诗过所闻”,则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他给朋友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自己的新作,并通过信的方式将这封信寄给千里之外的朋友。这一句既表明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与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歌还通过描绘山水、人物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