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管灰初动,残花满故篱。
谁知开径日,正是闭关时。
短晷闺中线,生涯镜里丝。
相逢聊一醉,莫问岁华驰。
【注释】:
- 至日:冬至之日,即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 客:指诗人自己。
- 葭管灰初动:用葭管(芦苇茎杆)的灰来测寒气。葭管是古代测定温度的一种工具,其灰初动表示温度很低。
- 残花满故篱:形容冬天的景色凋零,花已经凋谢了。
- 谁知开径日,正是闭关时:诗人不知道冬至的时候,正是关闭门窗,闭门不出的时候。
- 短晷闺中线:晷,古时计时器;闺中线,指的是织布机上的纬线,这里代指女红。意思是说冬至的时候,时间很短,而织布女的工作还没有完成。
- 生涯镜里丝:生涯,人生;镜里丝,比喻女子的头发如丝般柔顺,这里指女子的发丝。意思是说冬至的时候,女子的头发还没有长成。
- 相逢聊一醉:相逢,相遇;聊,姑且;一醉,借酒浇愁。意思是说在冬至的夜晚,诗人与友人相遇,姑且以饮酒解忧。
- 莫问岁华驰:岁华,指时光流逝;驰,快走。意思是说不要追问岁月如何飞逝,要珍惜相聚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冬至之夜的景象和感受。首句“葭管灰初动”,用葭管(芦苇茎杆)的灰来测寒气,表明冬至的来临。次句“残花满故篱”,描绘了冬季景象,残花凋零,意味着冬天的来临。第三句“谁知开径日”,表达了诗人对冬至这个特殊日子的好奇和困惑,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冬日生活的无奈。第四句“正是闭关时”,进一步强调了冬至时期人们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第五句“短晷闺中线”,描绘了冬至期间时间短暂,女红尚未完成的情境。第六句“生涯镜里丝”,通过比喻,表达了冬至期间女子头发未长成的状态。第七句“相逢聊一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冬至夜的相遇,借酒浇愁的情感。最后一句“莫问岁华驰”,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友情和相聚时光的珍视。整首诗通过对冬至之夜景象和感受的描述,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友情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