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归净土,行脚到闽天。
度众时开讲,降魔夜不眠。
闻钟能悟性,补衲恐妨禅。
何日参猊座,焚香听白莲。
【注释】
信心归净土:信,指信仰;心,指内心。归,指归宿;净土,指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行脚到闽天:行脚,指游方和尚;闽,指福建省。闽天,指福建的天空。
度众时开讲,降魔夜不眠:度众,指说法传教;时,指时间;开讲,指讲解佛法;降魔,指降伏恶魔;夜不眠,指夜间不睡觉。
闻钟能悟性,补衲恐妨禅:闻钟,指听到钟声;悟性,指领悟佛性;补衲,指修补僧衣;恐妨禅,指妨碍修行。
何日参猊座,焚香听白莲:何日,指什么时候;参,指参拜;猊座,指佛像;焚香,指烧香;听白莲,指听法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福建天空下对本净上人的赠诗。首联点题。“净土”是诗人所向往的理想境地。他相信只要信仰虔诚,就能到达那理想的境地。“闽天”,即福建的天空。这一句既写景,又暗寓自己对家乡的依恋之情。中间两联写诗人的施教行为,表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精通和对众生的关爱。“度众时开讲,降魔夜不眠。”意为在讲法时,要开导众生,消除其迷惑;而降魔,则是夜晚仍不能停息的劳作。“闻钟能悟性,补衲恐妨禅”。意思是说,听到钟声,能使人觉悟,但补衲可能会妨碍修行。“何日参猊座,焚香听白莲”。意思是说,何时能去拜佛像呢?若能在那里听到佛法的教诲,那就更好了。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的期许。“何日参猊座”,“猊”是古印度的一种神兽名,此处用来代指佛像;“座”,指佛像所在之处。诗人希望自己早日得到佛法的指点,成为一位真正的修行人。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无华,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