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市中相耳语,欲报深雠谁敢去。
壮士闻之气郁陶,平生侠烈同荆高。
发上指冠泪如雨,借问君雠在何许。
一剑朝辞都市傍,素车直指邯郸路。
刺杀雠人函首归,争看颈血犹沾衣。
主人欲奉千金报,问以姓名终不告。
辞君跃马出都门,君但报雠毋报恩。

【赏析】

《侠客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古诗,作于天宝末年。诗中描写了两个侠士的壮举,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两人市中相耳语,欲报深雠谁敢去:在市井之中,两人密谈着复仇的事情,但谁也不敢前去。

“二人”即指“吾与仲通”,他们是李白与鲜于仲通的化名。鲜于仲通曾与李白同游嵩山,李白对他十分赏识,称他为“高山流水之知音”。然而,由于权臣李林甫等人从中作梗,鲜于仲通最终被诬陷谋反而死于狱中,李白为此痛心不已。因此,当听到有人在暗中议论复仇之事时,两人不禁相互耳语起来。

壮士闻之气郁陶,平生侠烈同荆高:听到这些言论,两位壮士心中激荡不已,他们共同拥有的侠义精神与荆轲、高渐离一样崇高。他们渴望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正义而战。

发上指冠泪如雨,借问君雠在何许:他们愤怒至极,以至于将头上的头发都指向天空,眼泪如同雨水般倾泻而下。他们急切地询问仇人究竟藏匿在何处?

一剑朝辞都市傍,素车直指邯郸路:两位壮士毫不犹豫地拔剑而出,他们的坐骑如同素净的车马一般,直奔邯郸之路而去。他们将要前往的地方是赵国的都城邯郸,那里是刺客们最为擅长施展身手的地方。

刺杀雠人函首归,争看颈血犹沾衣:当他们终于找到了仇人,准备动手刺杀时,众人纷纷围观。他们争先恐后地观看着那些被鲜血染红的衣服,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和信仰。

主人欲奉千金报,问以姓名终不告:然而,当他们提出要用重金来报答他们的恩情时,主人却始终没有透露任何信息。这让两位壮士感到无比失望,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放弃。

辞君跃马出都门,君但报雠毋报恩:两位壮士告别主人后,立刻跨上骏马,疾驰而去。他们知道,只有完成复仇任务,才能洗刷自己的冤屈,也才能让主人安心。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征程。

【注释】

侠客:侠义之士。

两人:指李白与鲜于仲通。

欲报深雠(suō):想要报仇雪恨。深雠,深仇大恨。

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他为人慷慨赴义,燕太子丹派他去刺杀秦王。行至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而歌,荆轲和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遂拔剑自刎而死。

高渐离:战国时期著名的琴师,因善于弹击铜筑而出名。他与荆轲是好朋友,曾参与刺秦行动。

气郁陶:情绪激动。

荆高:荆轲、高渐离,都是古代的侠义之士。

发上指冠:形容头发散乱,犹如头顶戴着帽子一般。这里用来描绘两人愤怒的心情。

借问君雠(chóu)在何许:请告诉我你的仇敌在哪里。

一剑:指用剑刺杀。

素车:白色的车子。

邯郸:今河北邯郸。这里是刺客活动的中心地带。

刺杀:刺杀敌人。

函首:封进木匣的头。这是古代的一种尸体处理方式,即将死者的尸体装入木匣内并加以密封。

颈血:指死者的血液。这里比喻敌人的鲜血。

主人:指刺客们的雇主。

千金:古时用于表示金钱价值的一个量词,约等于十两黄金。这里的“千金”是指刺客们愿意付出的代价。

辞:告别。

跃马:骑马快速奔跑的样子。

君:对主人的尊称。

报雠(chóu):报仇。

毋(wú):不要的意思。

【译文】

两人市中相耳语,欲报深仇谁敢去!壮士闻之气郁陶,平生侠烈同荆高。发上指冠泪如雨,借问君雠在何许?一剑朝辞都市傍,素车直指邯郸路。刺杀雠人函首归,争看颈血犹沾衣。主人欲奉千金报,问以姓名终不告。辞君跃马出都门,君但报雠毋报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