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对凤台,凤去几时来。
济世书千卷,怡神酒一杯。
秋风橘颗熟,春雨杏花开。
自是县壶侣,都人莫浪猜。
幽居对凤台,凤去几时来。
济世书千卷,怡神酒一杯。
秋风橘颗熟,春雨杏花开。
自是县壶侣,都人莫浪猜。
注释:
- 幽居对凤台,凤去几时来:在幽静的居所对着凤台,凤去了几时再来。这里的“凤台”可能是指一种象征性的地方或比喻,而“凤去几时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不确定性和对命运的感慨。
- 济世书千卷,怡神酒一杯:我读了很多有关济世的书,喝着一杯怡神的酒。这里描述了诗人在闲暇之余通过阅读书籍和品鉴美酒的方式来充实自己、陶冶情操的生活态度。
- 秋风橘颗熟,春雨杏花开:秋天的风吹过成熟的橘子树,春天的雨水滋润了盛开的杏花。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自是县壶侣,都人莫浪猜:我是县壶的伴侣,人们不要轻易猜测。这里的“县壶”可能是指一种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容器或物品,而“都人莫浪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误解和质疑的坚定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题医者蒋彦升凤山书屋”为题,通过对诗人与凤山书屋的互动关系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句“幽居对凤台,凤去几时来”巧妙地运用了“凤台”这一意象,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对比。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于命运的感慨。
第二句“济世书千卷,怡神酒一杯”则描绘了诗人在闲暇之余通过阅读书籍和品尝美酒的方式来充实自己、陶冶情操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和美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
接下来的三句“秋风橘颗熟,春雨杏花开”则以自然景色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对秋天橘子成熟、春天杏花盛开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最后两句“自是县壶侣,都人莫浪猜”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个性特点。诗人自称是县壶的伴侣,表明他不受外界干扰,独立自主,不随波逐流。同时,“都人莫浪猜”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误解和质疑的坚定回应,显示了他的自信和豁达。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他对美好生活和个性独立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