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坂屡崇卑,上马复下马。
老怀虽云壮,奈此筋力寡。
解鞍憩繁阴,纡郁聊自写。
所遭无仙凡,所思何取舍。
苍藤缀流苏,鸣禽咏风雅。
白云自西来,故作忘形者。

【注释】

石龙人日山行:石龙是地名,人日是指农历的正月十五(即元宵节),山行指的是登山。

坡坂屡崇卑,上马复下马:山路崎岖不平,一会儿高一会低,一会儿上一会下。

老怀虽云壮,奈此筋力寡:年纪虽然大,但体力却很虚弱。

解鞍憩繁阴,纡郁聊自写:放下马鞍休息在茂密的树荫下,心情郁闷时就自我排遣一下。

所遭无仙凡,所思何取舍:遭遇的人和事没有神仙和凡人之分,心中思绪难以取舍。

苍藤缀流苏,鸣禽咏风雅:绿色的藤蔓缀满鲜花,鸟儿们歌唱着优美的曲子。

白云自西来,故作忘形者:天空中的白云从西边飘来,就像那些故意装成仙人的人。

【赏析】

《石龙人日山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作品,作于元丰三年(1082年)二月,时作者任齐安(今安徽桐城)知县。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石龙山上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幽,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人生态度,以及旷达不羁的性格。

首联“坡坂屡崇卑,上马复下马”,描写了诗人在石龙山上行走时的艰辛。山路崎岖,高低起伏,时而上马,时而下马,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艰辛的感受。这种对于旅途艰辛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都要勇往直前,不惧困难。

颔联“老怀虽云壮,奈此筋力寡”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尽管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但体力却十分虚弱,这与他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青春逝去的无奈与感慨。同时,这也是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深刻思考,即无论年龄多大,都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颈联“解鞍憩繁阴,纡郁聊自写”则展现了诗人在山林之中的心情。他停下马鞍,坐在茂密的树荫下,静静地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心情也随之放松下来。这里的“纡郁”一词,既形容了景色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尾联“所遭无仙凡,所思何取舍”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诗人在感叹自己遭遇的人和事无法区分仙凡之际,也在思考自己的内心应该如何取舍。这里的“所思”二字,既指诗人的思考,也暗含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被外界所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山路行走、驻足休憩的场景描绘,以及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其语言质朴而不失诗意,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