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陪张外史,蹑云上崔嵬。
前登风篁岭,酌泉苍藓堆。
后度麦冈重,荒坟际蒿莱。
陵谷嗟变迁,览兹良悲哉。
维时莫春初,鸟乳声喧豗。
行循灵石涧,坐觅翻经台。
万竹森玉立,云扉绝纤埃。
杨氏椒房亲,葬母此山隈。
想当全盛日,轩盖如云来。
至今清壑亭,金铺照莓苔。
行觞藉草饮,蔬果杂樱梅。
赖彼二三子,促席相延陪。
醉题素壁间,辞翰粲琼瑰。
掩映房山咏,光怪烛九垓。
骑鲸上天去,化鹤何年回。
二妙不可作,抚卷心孔哀。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次韵云扉讲师游南山有怀张外史旧游:此诗为张籍所作,张籍在唐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官员,他曾任国子司业(即太学教官)。“次韵”是诗歌的一种体裁,即对别人的作品进行模仿或回应。这里的“云扉讲师”很可能指的是张籍自己。“游南山有怀张外史旧游”表明了诗人对张籍过去游历南山的经历的怀念。
昔陪张外史,蹑云上崔嵬:诗人回忆起与张籍一同攀登山岭的情景。“蹑云”形容登山时仿佛踩着云雾,非常壮观。“崔嵬”则形容山势高耸入云。
前登风篁岭,酌泉苍藓堆:诗人再次登上之前的风篁岭,那里的泉水清澈见底,苔藓覆盖。“风篁岭”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名,而“风篁”可能是指松树的声音。
后度麦冈重,荒坟际蒿莱:下山之后,经过一片被麦草覆盖的山谷,诗人看到了荒废的坟墓。这可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陵谷嗟变迁,览兹良悲哉:诗人感慨于自然界的变化,感叹世事的无常。
维时莫春初,鸟乳声喧豗:此时正是春天,鸟儿的啼鸣声此起彼伏。
行循灵石涧,坐觅翻经台:诗人沿着灵石涧行走,寻找着曾经的翻经台。“灵石涧”和“翻经台”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
万竹森玉立,云扉绝纤埃:山上的竹林茂密如玉,云雾缭绕,洁净无尘。
杨氏椒房亲,葬母此山隈:这里提到杨氏家族曾在此山中埋葬过母亲,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之情。
想当全盛日,轩盖如云来:诗人想象着当年的辉煌景象,车驾如云般地驶来山中。
至今清壑亭,金铺照莓苔:尽管现在的清壑亭已不再辉煌,但仍有金铺的灯火在照亮青苔。
行觞藉草饮,蔬果杂樱梅:诗人在草地上饮酒作乐,品尝着各种水果和樱桃梅。
赖彼二三子,促席相延陪:因为有朋友们的陪伴,诗人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醉题素壁间,辞翰粲琼瑰:诗人在墙壁上题写了自己的诗句,文字如同璀璨的珍珠宝石一般。
掩映房山咏,光怪烛九垓:诗人吟咏房山的景色,其美景如同神话中的光怪陆离。
骑鲸上天去,化鹤何年回:诗人想象自己骑鲸升天而去,不知何年才能返回人间。
二妙不可作,抚卷心孔哀:诗人感叹世间的美好无法复现,心中充满了悲伤。
- 诗句解析与翻译
次韵云扉讲师游南山有怀张外史旧游:这首诗是张籍为纪念与张外史共同游历南山的经历而写的,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
昔陪张外史,蹑云上崔嵬:诗人回忆与张外史一起攀爬高山的场景,形容山路之陡峭。
前登风篁岭,酌泉苍藓堆:描述诗人攀登至一处名叫风篁岭的山峰,那里有清澈的泉水和覆盖苔藓的石头。
后度麦冈重,荒坟际蒿莱:下山后,经过一个被麦草覆盖的山谷,诗人发现那里有荒废的坟墓。
陵谷嗟变迁,览兹良悲哉:感叹自然界的变化无常,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 维时莫春初,鸟乳声喧豗**:此时正值春季,小鸟在鸣叫。
行循灵石涧,坐觅翻经台:沿着灵石涧行走,寻找曾经的翻经台。
万竹森玉立,云扉绝纤埃:山上的竹子高大茂密,云雾环绕,环境清幽。
杨氏椒房亲,葬母此山隈:提到杨氏家族曾在这个山中为母亲安葬。
想当全盛日,轩盖如云来:想象当年此地繁华鼎盛,车辆络绎不绝。
至今清壑亭,金铺照莓苔:现在的清壑亭虽已破败,但仍然有金瓦闪烁。
行觞藉草饮,蔬果杂樱梅:在草地上饮酒畅饮,吃着各种水果和樱桃梅。
赖彼二三子,促席相延陪:因为有朋友的陪伴,诗人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醉题素壁间,辞翰粲琼瑰:在墙上题写诗句,文字华丽如珍珠宝石。
掩映房山咏,光怪烛九垓:吟咏房山的美景,其美丽犹如神话中的仙境。
骑鲸上天去,化鹤何年回:想象自己乘鲸升天而去,不知何年能够归来。
二妙不可作,抚卷心孔哀:感叹世间美好难以再复制,心中充满悲哀。
- 注释说明
-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国子博士(即太学教授)。本诗可能是他怀念过去的游历经历而创作的。
- 云扉讲师:指张籍自己,可能因为教学而常居云端之上。
- 南山:地理位置不明确,可能指作者所在的某个山区或附近的山峰。
- 风篁岭:地名,位于南山附近。
- 麦冈重:地名,可能是作者经过的一个村庄或地区名称。
- 清壑亭、翻经台:均为历史遗迹或古迹名,可能位于南山一带。
- 椒房亲:指杨氏家族,杨贵妃家族出身高贵,诗人可能因杨氏家族的关系而与之交往。
- 轩盖如云来:形容车队众多,如云般涌来。
- 清壑亭、翻经台:这些古迹在历史上曾经非常显赫,但现在已经残破不堪。
- 掩映房山咏、光怪烛九垓:描述了房山的美丽景象和神秘氛围。
- 骑鲸上天去、化鹤何年回:表达了对自由飞翔和永恒存在的渴望。
- 二妙不可作:指世间美好的事情无法复原,令人感伤。
- 赏析
这首诗是对张籍与张外史共同游历南山的回忆和怀念。通过描绘山峦、溪流、古迹等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展现了当时的景象之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无法重现的惋惜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