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愁溪尽,萦回觉路疑。
小舟尖似履,细缆密如丝。
下水贪奇峻,归舟叹崄巇。
相逢不用羡,亦有放流时。
新安江
新安江,又称建溪,是流经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一条河流。此诗是诗人对这条河流的描绘。
咫尺愁溪尽,萦回觉路疑。
“咫尺”表示距离很近,而“愁溪尽”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条小溪的不舍之情。这里的“萦回”形容了小溪曲折蜿蜒的形态,而“觉路疑”则表达了诗人在行走过程中对小溪的迷茫和疑惑。
小舟尖似履,细缆密如丝。
“小舟”指的是小船,而“尖似履”则形容了船的形状像鞋一样尖锐。“细缆密如丝”则形容了绳索的细密程度像蛛网一样紧密。这里的描绘手法通过对比和夸张,使得小舟和绳索的形象更加鲜明。
下水贪奇峻,归舟叹崄巇。
“下山”意味着从山腰或山顶往下行舟,而“贪奇峻”则形容了船夫们对于新奇和险峻的探险精神。这里的“归舟”则指返回的船,而“叹崄巇”则表达了船夫们在返回途中的艰难和曲折。
相逢不用羡,亦有放流时。
“相逢”意味着相遇,而“不用羡”则表达了即使相遇也不必羡慕别人的意思。这里的“亦有”则表示还有,“放流时”则是指有机会被释放的时候。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机遇的认识,即使在生活中有困难和挫折,但也会有被释放的机会。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新安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小舟、绳索、流水等元素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和诗意的境界。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此外,诗人在诗中还表达了对于自由和机遇的追求,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