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态频来见,清谈事每差。
杯徼合券客,庭老晒裈花。
遇月长扃户,登山屡忆家。
每当欢饮夕,三五散如鸦。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下面是对其诗句和译文的详细解析:

注释

  1. 恶态频来见:频繁地出现令人厌恶的形态或行为。
  2. 清谈事每差:谈论时常常出现差错或不合逻辑的情况。
  3. 杯徼合券客:指那些饮酒过量的人,酒杯边缘与手指相接触。
  4. 庭老晒裈花:庭院中长者在晒自己的裤子(裈),同时欣赏花的美丽。
  5. 遇月长扃户:遇到月光时就长时间关闭门户。
  6. 登山屡忆家:多次登上高山而思念家乡。
  7. 三五散如鸦:晚上三、五点时星星稀少,像乌鸦一般。

译文

恶态频频显露,讨论时常出问题,
喝酒喝到杯口触及手指,庭院中老人们晒裤花。
遇到月光就关起门来,登高山时频频想起家乡。
每当欢宴结束之时,星星点点如同乌鸦散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其中人物在欢场中的各种表现,以及他们的情感和生活状态。首句“恶态频来见”和“清谈事每差”分别指出了人物的不端行为(恶态)和言论上的错误(清谈事每差),这两个词组构成了一个对比鲜明的画面,揭示了人物性格中的缺陷。

第二句“杯徼合券客”和“庭老晒裈花”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进一步展现了人物的放纵和无聊。这里的“杯徼合券客”形容人物饮酒过量,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酗酒习惯。而“庭老晒裈花”则通过庭院中老人们的活动,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三句“遇月长扃户”和“登山屡忆家”则描绘了人物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这里的“遇月长扃户”表达了人物夜晚的孤独和寂寞,而“登山屡忆家”则传达了他们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

最后一句“每当欢饮夕,三五散如鸦”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里的“欢饮夕”指的是夜晚的聚会,而“三五散如鸦”则形象地描绘了聚会结束时星星稀疏的景象,如同乌鸦一般。这句诗不仅总结了全诗的主题,也深化了对于人物情感状态的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行为的描绘和对他们心理状态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人物画像,并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