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屋低檐下,春花滴小槽。
箸阑思蟹足,话久觅绒袍。
竹语调刀切,云啼獝狖高。
等闲历寒暑,颠里换斑毛。
乍寒集王连玉宅小饮
浅屋低檐下,春花滴小槽。
箸阑思蟹足,话久觅绒袍。
竹语调刀切,云啼獝狖高。
等闲历寒暑,颠里换斑毛。
注释:
乍寒集:突然聚集。
王连玉:即王建,唐末诗人,字仲初,颍川人。
小饮:小酌,即点几样菜肴来喝。
筷子:古代吃饭用具。阑:横杆。箸:筷子。
蟹足:螃蟹的足部。绒袍:用绒毛织成的袍子,保暖之衣。
调(tiáo)刀切:调刀是古代一种削皮的刀具,用来削竹子。
云啼獝(zhuō)狖(yòu):獝,野兽名,指猿猴,这里比喻山中飞鸟;狖,长尾猴。
颠里:颠倒,颠倒次序。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里的一次宴会,通过宴席上的点点滴滴描绘出春天的美好。诗中通过对食物的描述,反映出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客人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