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靡鸾吪易,王图霸业轻。
仙灵祠后见,笙柷夜深鸣。
野火烧连理,秋风荐侧生。
遥知石镜月,恨不照倾城。
过华清宫浴汤泉
凤靡鸾吪易,王图霸业轻
东岭复西岭,秦乡与汉乡。市城云淡淡,今古水汤汤。废址耕斜坂,归樵话夕阳。
镜澈古苔光,溪风湛碧香。花犹知世代,水不解兴亡。粉黛山川俗,烟泉岁月长。
过鸟烟中迹,回风水上痕。欲知天宝事,唤起石苔言。兰乳飞千殿,宫云绕数村。
赏析:
此诗首句“过华清宫浴汤泉”便已奠定全诗基调,表达了作者对华清宫的向往和对沐浴温泉的期盼。诗人袁宏道通过描绘华清宫的自然美景和温泉的神奇功效,展现了唐代文化和温泉文化的魅力。
第二联“凤靡鸾吪易,王图霸业轻”运用了典故“凤靡鸾吪”,意指英雄人物的逝去,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业绩的短暂性。
第三联“仙灵祠后见,笙柷夜深鸣”描绘了华清宫夜晚的宁静景象,仙灵祠后的笙声悠扬,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第四联“野火烧连理,秋风荐侧生”则以野火和秋风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自然的变化。野火焚烧着连理枝,秋风送来菊花的香气,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更迭。
第五联“遥知石镜月,恨不照倾城”则表达了作者对华清宫的美丽景色和温泉的向往之情。石镜映照着月光,如果自己能成为这美丽景色的一部分,那该有多好。这种表达既展现了作者对美的欣赏,也透露出他对自身地位的渴望和无奈。
第六联“欲知天宝事,唤起石苔言”,则是对华清宫历史的回顾和赞美。天宝年间的繁华历史如同沉睡在石壁上的苔藓一般,等待着被唤醒和传承。这一联诗不仅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展示了诗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第七联“兰乳飞千殿,宫云绕数村”描绘了华清宫宏伟的建筑和周边的自然景观。兰花般的香气从宫殿中飘散出来,云雾缭绕在周围村庄上空,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第八联“过鸟烟中迹,回风水上痕”则通过对过路鸟和水的痕迹的描绘,展现了华清宫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这些痕迹虽然微不足道,但它们共同见证了华清宫的沧桑巨变。
第九联合“凤靡鸾吪易,王图霸业轻”再次强调了英雄人物的消逝和历史变迁的主题。这一联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关注。
第十联“兰乳飞千殿,宫云绕数村”则是对前文的回应和补充。兰花般的香气弥漫在宫殿之中,云雾缭绕在周围的村庄上空,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华清宫的历史、自然和文化景观的描写,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和担忧。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保护意识,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袁宏道巧妙地将自然景观和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他不仅关注了华清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种对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处理,使得诗歌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此诗通过对华清宫自然景观和文化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它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