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宵九入梦,明明知已逝。
识得中阴来,未审寄何位。
前者四月初,恍忽上忉利。
光容若平昔,天服粲游戏。
伸纸与我读,奇文千馀字。
梦中了了知,醒后都不记。
曾闻释子言,天乐稍浓腻。
若非道种深,未免天色醉。
记兄初生时,大姑兆奇瑞。
丽人跃空飞,姑也承以袂。
苦旅思乐宅,返促亦何异。
但恐冶心多,减却道人气。
少日念欢场,鸣泉奔渴骥。
一卧三年茵,肌消如寒猬。
从兹稍谭仙,习静学观鼻。
朝坐一丝香,暮禅半幅被。
閤门杜色声,精神转强锐。
蒙庄不去手,卓有出尘志。
几年客金马,渐识宗门事。
乞差既里还,刻苦相摩砺。
旦寻复昏披,研惟空有谛。
有如群婴儿,搩手量鹏翅。
突闻物格言,石火掣飞燧。
惑魔虽暂歼,狂使方为厉。
挈疑过龙湖,息求而得刺。
一自直东华,先鸡每戒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题为《滕王阁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十宵九入梦,明明知已逝。
注释: 在十夜之中,有九个夜晚都进入了梦境,梦中清楚地知道已经去世了。
识得中阴来,未审寄何位。
注释: 在中阴世界中,我能够识别出自己的位置,但不确定究竟会寄居在哪里。
前者四月初,恍忽上忉利。
注释: 我还记得上次是在四月初的时候,恍惚之间就上了忉利天。
光容若平昔,天服粲游戏。
注释: 在天上,我的面容如同往常一样,而天帝赐给我的礼服则显得绚丽多彩,宛如嬉戏一般。
伸纸与我读,奇文千馀字。
注释: 有人递给我纸张让我阅读,上面有一千零一十个字的奇特文章。
梦中了了知,醒后都不记。
注释: 我在梦中清楚地知道那篇文章的内容,但是醒来之后却完全忘记了。
曾闻释子言,天乐稍浓腻。
注释: 我曾经听释迦牟尼佛说过,天上的音乐略带浓郁的味道。
若非道种深,未免天色醉。
注释: 如果我不是修炼得道的人,难免会被这浓厚的音乐所迷惑。
记兄初生时,大姑兆奇瑞。
注释: 我记得哥哥刚出生的时候,大姑就预示他将会有不凡的运势。
丽人跃空飞,姑也承以袂。
注释: 美丽的女子在空中飞翔,姑姑用衣袖承接了她的翅膀。
苦旅思乐宅,返促亦何异。
注释: 在旅途中我一直在思念家乡的乐趣,回到故乡也是一种解脱。
但恐冶心多,减却道人气。
注释: 但是恐怕自己的心被世俗所腐蚀,就会减少修炼道家真气的气息。
少日念欢场,鸣泉奔渴骥。
注释: 年少时我常常沉迷于欢乐的场合,如同口渴的骏马追逐鸣泉。
一卧三年茵,肌消如寒猬。
注释: 一次卧病躺了三年的床榻,身体消瘦如同寒冷的刺猬。
从兹稍谭仙,习静学观鼻。
注释: 从此我开始谈论仙境之事,并学习静坐观察鼻子的变化。
朝坐一丝香,暮禅半幅被。
注释: 早晨坐着时,空气中弥漫着一缕清香;晚上修行时,半张被子都是香气。
閤门杜色声,精神转强锐。
注释: 关上房门隔绝外界的声音和色彩,精神变得更加集中和坚强。
蒙庄不去手,卓有出尘志。
注释: 我对道家的经典研究不厌其烦,具有超脱凡俗的志向。
几年客金马,渐识宗门事。
注释: 几年的时间里,我作为客人住在金马寺,逐渐了解道教门派的事情。
乞差既里还,刻苦相摩砺。
注释: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修炼,我请求回归到家中,继续刻苦磨炼自己的道行。
旦寻复昏披,研惟空有谛。
注释: 早晨又翻阅书籍,探究佛教关于“空”和“有”的教义。
有如群婴儿,搩手量鹏翅。
注释: 就像一群婴儿一样,用手测量大鹏鸟的翅膀。
突闻物格言,石火掣飞燧。
注释: 突然听到一个物体发出的格言,好像石火一样迅速闪过。
惑魔虽暂歼,狂使方为厉。
注释: 虽然暂时驱散了邪魔,但过度的使用会导致身体的衰弱。
挈疑过龙湖,息求而得刺。
注释: 带着疑问走过龙湖(即传说中的龙穴),最终找到了答案。
一自直东华,先鸡每戒睡。
注释: 我自从立志成为道士以来,总是提前起床,避免贪睡。
赏析:
这首诗是王勃创作的《滕王阁序》的第一部分,描绘了他游览滕王阁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化的比喻,将梦境、现实、仙界等不同空间和境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自身修行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他对道家真气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