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媱岂不见,见之如青峦。
丝肉岂不听,听之如鸣湍。
听水无荡思,爱山无热颜。
辟如怀抱儿,絜手弄金丸。
山鸡眩其影,竟死白波间。

【解析】

1.“舟中偶成”是题目,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2.“冶媱岂不见,见之如青峦”的意思是:难道看不到吗?看到了就象青色的山峦一样。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青山比作山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青山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美景。

3.“丝肉岂不闻,闻之如鸣湍”的意思是:难道听不到吗?听到了就像那轰鸣激溅的水声。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和比喻的手法,用“闻”字代替听觉,将水声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流激荡、奔腾向前的景象。

4.“听水无荡思”,意思是说听了水声之后没有其他的想法。这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以设问的形式写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突出了水声之美。

5.“爱山无热颜”的意思是说喜欢山而不觉得热,这里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强调山的清凉。这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之情,又写出了山的清凉宜人。

6.“辟如怀抱儿,絜手弄金丸”的意思是:好像抱着小孩一样,双手拿着金丸玩乐嬉戏。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比喻为孩子,将手中的金丸比喻为玩具,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游玩时的愉快心情。

7.“山鸡眩其影,竟死白波间”的意思是:被山鸡的影子所迷惑,竟然死在波涛之中(即溺水身亡)。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死亡比作被山鸡影子所迷惑而导致的结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鸡的危险与可怕。

8.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舟中游赏山景时所作。首联写山色之美,颔联写水声之悦耳,颈联写自己游玩之乐,尾联写被山鸡惊吓而死之惨。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