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驿辩语声,人驿如而貌。
昔当岁祲时,驿人奔浩浩。
牵爷负男女,南出荆门道。
公安弹丸地,饥儿相号召。
佣力及赁舂,经历几寒燥。
幸尔值稔年,次第还井灶。
乡音半相杂,衣服宛然肖。
道傍垂白翁,昔见年犹少。
见我感且泣,壶浆相迎劳。
垂头语老翁,邑中今苦涝。
洼田无寸收,高乡有虫耗。
部符搜宿逋,县家敢迟鷔。
鬻田田不售,儿女输官钞。
壮者思逃移,沟壑生难料。
此乡小有年,敝邑敢相告。
愿作庑下儿,驿人勿嘲笑。

丽阳驿题壁

近驿辩语声,人驿如而貌。

昔当岁祲时,驿人奔浩浩。

牵爷负男女,南出荆门道。

公安弹丸地,饥儿相号召。

佣力及赁舂,经历几寒燥。

幸尔值稔年,次第还井灶。

乡音半相杂,衣服宛然肖。

道傍垂白翁,昔见年犹少。

见我感且泣,壶浆相迎劳。

垂头语老翁,邑中今苦涝。

洼田无寸收,高乡有虫耗。

部符搜宿逋,县家敢迟鷔。

鬻田田不售,儿女输官钞。

壮者思逃移,沟壑生难料。

此乡小有年,敝邑敢相告。

愿作庑下儿,驿人勿嘲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描写丽阳驿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联“近驿辩语声,人驿如而貌。”以声音和外貌描绘了丽阳驿的环境,展现了当时驿站的繁忙场景。

颔联“昔当岁祲时,驿人奔浩浩。”则转入历史的长河,描述了在灾荒时期,驿人奔波于田间地头,为百姓送去粮食的情景。这一联既展现了驿人的艰辛,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百姓的关爱。

颈联“牵爷负男女,南出荆门道。”进一步描绘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他们牵着老人,背着孩子,艰难地从荆门道离开,前往他乡谋生。这一联形象地表现了农民们的无奈和辛劳。

尾联“邑中今苦涝,洼田无寸收,高乡有虫耗。”则是对当地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雨水过多,导致田地无法耕种,粮食短缺,高地上却遭受虫害。这一句反映了农民们面临的困境。

最后一句“愿作庑下儿,驿人勿嘲笑。”则是作者的肺腑之言。他希望能成为驿人庇护下的贫苦百姓,免受他们的嘲笑和歧视。这一联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丽阳驿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