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见青天,明月光流地。
空水色相函,千里无停翳。
微云起天末,缭绕忽成字。
或散或披丝,或累若椎髻。
属思尚未竟,候人催解辔。
携梦入征途,马上犹啽呓。
翘首望漳河,停鞭思魏帝。

邺郡梦中诗

【注释】:

枕上见青天,明月光流地。

空水色相函,千里无停翳。

微云起天末,缭绕忽成字。

或散或披丝,或累若椎髻。

属思尚未竟,候人催解辔。

携梦入征途,马上犹啽呓。

翘首望漳河,停鞭思魏帝。

赏析:

邺郡梦中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梦境图,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枕上见青天,明月光流地”描绘了作者在梦中看到的一片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的景象。这里使用了“见”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空水色相函,千里无停翳”描绘了梦中的水面与天空融为一体的景象,以及远处的云彩像被遮蔽一样看不见的情形。这里的“空水色相函”形象地描述了水面与天空融为一体的情景,而“千里无停翳”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第三句”微云起天末,缭绕忽成字”描绘了微云从天的边缘升起,逐渐形成一种形状如字的形象。这里的“缭绕”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微云的形状和动态,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第四句”或散或披丝,或累若椎髻”则是描述微云的形状和动态变化的过程。其中“或散或披丝”形容微云的形状多变,如同飘逸的丝线一般;而“或累若椎髻”则形象地描绘了微云堆积的样子像极了古代女子的发髻。

最后两句”属思尚未竟,候人催解辔”则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绪尚未完成,却被催促上路的情绪。这里的“未竟”一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绪还未全部展开,而“候人催解辔”则描绘了作者被迫上路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表现了作者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