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三月飞桃花,楚王宫里斗繁华。云连蜀道三千里,柳拂江堤十万家。
丹楼绣幌巢飞燕,青阁文窗起睡鸦。鸦归燕语等闲度,不记江城春早暮。
东风香吐合欢花,落日乌啼相思树。王孙挟弹郢门西,少年借客章台路。
少年矫矫名都儿,雕鞍朱勒黄金羁。采桑陌上青丝笼,红粉楼中白纻辞。
白纻绿水为君起,青春环佩如流水。东城丝管接西城,相府豪华压朱邸。
侠客飞鹰古道傍,佳人卖笑垂杨里。垂杨二月隐朱楼,家家宴喜楼上头。
綦舄喧阗朝送酒,管弦嘈杂夜藏钩。繁弦急管夜初阑,惜花少女怨春残。
桃花滟滟歌成血,兰炷漫漫火送寒。晓风杨柳菖蒲浦,秋月梧桐金井栏。
秋月春花无断绝,门前郁李九回折。愿作阳台雨后云,谁怜洛水风中雪。
阳台洛水梦空长,那似倡家玳瑁床。选得东家佳姝妹,却延西第好儿郎。
《古荆篇》:春日江城之韵
《古荆篇》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江城的春日景象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此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间繁华的留恋。
首句“年年三月飞桃花,楚王宫里斗繁华”,便勾勒出了春日江城的热闹场面。桃花烂漫,楚王宫中歌舞升平,人们在这绚烂的季节中竞相炫耀。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也预示了接下来诗中的诸多繁华景象。
“云连蜀道三千里,柳拂江堤十万家”,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从空中俯瞰,蜀道如一条巨龙般蜿蜒在山间;从江边望去,柳树轻拂,万家灯火与河堤相接,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
接下来的几联诗句,则深入描绘了人物的活动。“丹楼绣幌巢飞燕,青阁文窗起睡鸦”描绘了人们在华美的建筑中忙碌的身影,而“鸦归燕语等闲度,不记江城春早暮”,则表现了人们在这宁静的春夜中忘却时间的悠闲生活。
尽管生活如此富足和安逸,诗人却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失落。“东风香吐合欢花,落日乌啼相思树”,东风送来的香气似乎在提醒着离别的痛苦,夕阳下的乌鸦叫声又唤起了无尽的思恋。这一句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折射出人内心的悲凉。
诗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不舍:“王孙挟弹郢门西,少年借客章台路。”这里,王孙和少年都是指贵族子弟,他们手持弹弓,漫步在郢门(古代城门名)或章台路上,似乎在享受着最后的欢娱时光。
《古荆篇》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作品。它通过对江城春天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