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徼烽烟起,炎飙薄广州。
霾云迷海岸,腥浪激河流。
贾竖窥戎旆,儒生俯敌楼。
更怜西北将,持檄漫登舟。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在广东时的作品。“岁甲子”指天启甲子年,也就是明朝熹宗天启元年(1620),当时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叛兵犯广州”,指明末农民军攻陷北京,李自成建立大顺国之后,又攻破了南明弘光朝的首都南京,接着就南下进攻广东。“师大溃将失律也慨然赋之以纪其事”中的“溃”指失败,“失律”指失去纪律。此句说由于明末农民军的猖獗和清军的无能,导致了广东地区战事频繁,战火纷飞。全诗通过描写战争,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抒发作者对国家危难的忧虑之情。

【答案】

①粤徼:广东边境。②炎飚:炽烈的风。③霾云:浓雾。④儒生:读书人。⑤贾竖:商人。⑥将:将领。⑦持檄:拿着文书。⑧登舟:登上渡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