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阎闻抚寇,仪帛出官庭。
却遣幕中吏,翻从海上行。
元戎空仗钺,岳伯漫专城。
抚事堪流涕,临风欲请缨。
【注释】
岁甲子:即元丰五年。
叛兵:指侬智高领导的叛乱军队,也泛指叛乱者的军队。
犯:侵犯。
广州:宋时为广东路的首府,今属广州市。
师:官名,指宋朝的军队。
溃:败散,失败。
将:将领。
失律:指挥失误,管理混乱。
慨然:慷慨激昂的样子。
纪:记,记载。
闾阎(lǘyán):里巷,平民百姓的住屋。
闻抚:听说朝廷派兵讨伐。
仪帛:礼物,表示敬意的丝织品。
出官庭:出自朝廷的官府。
却遣:赶走派遣。
幕中吏:幕府中的小吏。
翻:反而。
从海上行:从海上逃跑。
元戎:主帅。
空仗钺:白白地持兵器。
岳伯:指地方长官,此处泛指地方官员。
漫专城:随意占据城池。
抚事:处理事务。
堪:能。流涕:落泪。
临风:面对风雨,比喻面对困难和挫折。
欲请缨:想请求上战场杀敌。缨,古代系帽子的带子,这里指战士的头巾或头带。
【赏析】
公元1078年(元丰五年),广西南宁府侬智高发动起义,攻占邕州,自称“仁天圣王”,建都龙化县,改元景瑞,建立大越国,年号永淳。宋朝派狄青率军讨伐,侬智高战败逃往大理。宋朝廷命狄青为帅,李宪、刘本道副之,分四路进讨。李宪领东路军,在廉州(今广西合江)击败侬军,收复邕州及钦、横、贵、郁等州。次年春,侬智高再攻邕州。李宪与刘本道率西路军迎战,在归仁铺(在宾阳县北十里)大破侬军于五峒,侬智高退入大理国,其部将范阳郡王罗佐降宋。侬智高败逃大理后,被俘遇害,侬智高的部队一部分归顺宋朝,另一部分投降了大理国。
此诗是宋神宗时期诗人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叙述了宋军平定叛乱的经过和作者对此事的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向往和渴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