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城南烟水多,当年此地频经过。
同游俱是高阳侣,临风呼酒还悲歌。
湖上高楼锁烟雨,步久荒凉已非故。
周遭雨浦只菰蒲,来往烟汀但鸥鹭。
此时游客皆大惊,一方胜乐徒有名。
酒酣倚剑湖天暮,唏嘘感叹空含情。
不堪岁月随流水,世路萍踪渺难拟。
镜里星霜十二秋,眼中烟水三千里。
今日重来觅旧游,更邀词客同登楼。
雕窗洞豁霞光入,绮槛交疏翠色浮。
翠色霞光纷不了,词客凭虚骋吟眺。
豪怀勃勃薄青霄,共倚春风发长啸。
人间世事多乘除,向时感慨今欢娱。
与君共进杯中物,风光此后知何如。
【注释】
秀州城南:秀州,今江苏省嘉兴市。烟水多:指秀州城南有许多美丽的山水。当年此地频经过:当年,这里指作者在秀州时。频经过,经常经过。高阳侣: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或同辈人。呼酒还悲歌:饮酒时,仍然发出悲壮的声音。湖上高楼锁烟雨:湖上的楼阁都被笼罩在烟雨之中。步久荒凉已非故:走了很长时间后,发现这里已经变得荒凉了,不再是过去的样子了。雨浦只菰蒲,来往烟汀但鸥鹭:雨后的河浦只有野草和芦苇,来来往往的都是飞鸟。此时游客皆大惊:此时,指的是诗人来到这个地方时。游客,这里指到访秀州的人。大惊,非常惊讶。一方胜乐徒有名:一方好风景,只是徒有名声而已。酒酣倚剑湖天暮:喝酒喝得高兴时,倚着剑站在湖边看着天黑了。倚,倚靠。剑,这里指酒杯。湖天暮,湖边的天色已经暗下来。唏嘘感叹空含情:叹息时,心中充满了感情。嗟,叹词。
【译文】
秀州城南有很多美如画的风景,当年我在秀州经常经过。
和我一起游玩的都是志趣相投的好友,我们面对风向,举杯畅饮,还大声唱歌。
湖上的楼台都笼罩在烟雾和细雨之中,时间过得很慢,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这里以前的模样了。
周围只有一些雨后的河浦只有野草和芦苇,来来往往的只是飞鸟和游鱼。
这时来秀州的人都感到十分惊讶,这里的美景虽然很好,但是只是徒有其名罢了。
我喝得醉醺醺地倚着剑看着湖上的天色变黑了,感叹时心中充满了感情。
这让人不堪忍受的是岁月如同流水一样逝去,而世路茫茫,像浮萍一样渺茫难以预料。
镜里的星星和霜露已经经历了十二个春秋,眼中的景象却是烟波浩渺三千里。
今天我再次来到这里,寻找旧日的游玩之地,还要邀请词人一同登上高楼看风景。
雕花的窗户通透明亮,霞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绮丽的栏杆相交疏朗,翠绿的树叶在阳光和霞光中显得更加美丽。
翠绿的景色和明亮的霞光交织在一起,词人在这里尽情地吟赏眺望。
豪迈的情怀如同要冲上青霄的云彩一样,我们都依靠着春风大声呼喊。
世间的事情变化无常,就像我们曾经感慨现在的快乐一样。
与你一起品尝杯中的美酒,以后这里的风光将会怎样?
【赏析】
《春日邀彦吉集烟雨楼漫赋》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这首诗写诗人在秀州(今浙江省嘉兴市)与友人相聚于烟雨楼,纵览秀州的美景,抒发人生感慨。全诗结构紧凑,意境清新,富有哲理。
首联“秀州城南烟水多,当年此地频经过”二句交代诗人在秀州的时间、地点和频繁往来的原因。秀州是浙江境内一座古城,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东临杭州,西接湖州,素有“吴越大别山”之称。诗人在江南一带宦游多年,对秀丽的自然风光早已熟悉,所以秀州自然也就成了诗人经常流连的地方,因此才会频频来到秀州。
颔联“同游俱是高阳侣,临风呼酒还悲歌”二句点出此次与友聚首的目的。诗人和朋友们都是志同道合之人,相聚一堂时,大家面对清风,举杯畅饮,放声歌唱。诗人在席间情不自禁地挥洒激情,抒发感慨。诗人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身世遭遇,想到了自己的理想追求。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实现抱负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只能借酒浇愁、借歌抒情。诗人通过这一举动,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
颈联“湖上高楼锁烟雨,步久荒凉已非故”二句写景抒情。诗人来到秀州后发现秀州城已变得破败不堪,与昔日景象大相径庭。昔日秀州城楼高耸入云,四周被美丽的山水环抱;如今则被烟雾缭绕的楼宇所取代,四周荒凉一片。诗人漫步于秀州的街头巷尾,只见满目疮痍、破败不堪,不禁感叹不已。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秀州城变迁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自己理想破灭的无奈。
尾联“今日重来觅旧游,更邀词客同登楼”二句表明诗人此次来访的缘由以及希望结交新朋友的心情。诗人此次来到秀州是为了重温旧地,追寻往昔的美好时光。他希望能与朋友们再度相聚,共同欣赏秀州的美丽山水。同时,他还希望能够结交更多的知音朋友,共同探讨诗词创作。诗人希望通过这次拜访能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更高的境界。
全诗以秀州为背景,通过对秀州美景的描绘和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中既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之情,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