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职生物,地职养人。
裁成辅相,职为圣真。
兹曰三才,一理所因。
地平天成,我思古人。
亩亩高原,宜尔黍稷。
眷此泽国,嘉稻斯殖。
惟水利农,亦以害穑。
水患既蠲,民乃可食。
余起海滨,跋涉川陆。
帝命来吴,令佐熙穆。
官守不恪,焉逭斥逐。
是用虚怀,询于耆宿。
众靡惮劳,劳暂逸久。
联尔比邻,结尔同耦。
固尔堤防,易尔田亩。
谋则协心,作则胼手。
农夫望岁,冀勿空匮。
无鳏厥官,时余所冀。
百川告驯,灾害不至。
庶免素餐,祛我中愧。
莫匪王事,农务奚鄙。
宗伯硕人,实迪余履。
通力合作,选农遗轨。
尔众听之,嘉言洵美。

这首诗是《和劝农六章》的原文及其译文、注释。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天职生物,地职养人。裁成辅相,职为圣真。
  • 这是第一首诗,表达的是天地之间的职责与配合,以及这种配合所体现的神圣性。
  1. 兹曰三才,一理所因。地平天成,我思古人。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天地和谐共生的认识,认为这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也是古代先贤的理想追求。
  1. 亩亩高原,宜尔黍稷。眷此泽国,嘉稻斯殖。
  • 这两行强调了土地的肥沃程度对农作物种植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1. 惟水利农,亦以害穑。水患既蠲,民乃可食。
  • 这两句讨论了水利农业的好处和弊端。水利可以灌溉农田,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粮食减产甚至荒废。
  1. 余起海滨,跋涉川陆。帝命来吴,令佐熙穆。
  • 这是第二首诗,描述了诗人从海滨地区到长江流域的经历,以及他受到帝王命令前往吴地的情景。
  1. 官守不恪,焉逭斥逐。
  • 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员不履行职责的批评态度。
  1. 是用虚怀,询于耆宿。众靡惮劳,劳暂逸久。
  • 这两行表达了诗人虚心求教的态度以及对民众劳动成果的尊重。
  1. 联尔比邻,结尔同耦。固尔堤防,易尔田亩。
  • 这些诗句描述了诗人鼓励农民团结合作,共同抵御自然灾害的愿望。
  1. 谋则协心,作则胼手。
  • 这两句强调了共同谋划和辛勤劳作的重要性。
  1. 农夫望岁,冀勿空匮。无鳏厥官,时余所冀。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丰收的期待,以及希望自己能够避免浪费食物的想法。
  1. 百川告驯,灾害不至。庶免素餐,祛我中愧。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自然界和谐安宁的愿望,以及自己可以避免成为浪费粮食的人。
  1. 莫匪王事,农务奚鄙。宗伯硕人,实迪余履。通力合作,选农遗轨。
  • 这两句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应该重视农业工作,选拔有才能的农民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1. 尔众听之,嘉言洵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