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已数载,逢人问起居。
更无将去物,惟有寄来书。
日蔼棠阴暖,山高雁影疏。
莫教三径废,迟我共耕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一别已数载,逢人问起居。”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兄弟们分别已经很长时间的情景。每当遇到熟人时,都会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这里的“逢人问起居”指的是与朋友或邻居打招呼问候,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这反映了诗人对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牵挂,以及对重逢的期望。

第二句:“更无将去物,惟有寄来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中物品的渴望。尽管他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家里的信件了,但他仍然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家里寄来的书信。这里的“将去物”指的是将要带走的物品,可能是衣物、食物或其他生活用品。而“寄来书”则是指从家里寄出的信件。这反映了诗人对家的思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第三句:“日蔼棠阴暖,山高雁影疏。”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感受到的温暖和孤独之情。阳光洒在棠树的阴凉处,给人带来舒适和温馨的感觉。然而,当抬头望去,却发现高山之上,鸿雁的身影显得如此稀疏和遥远。这里的“蔼”和“疏”都是形容词,分别表示柔和和稀少的意思。这反映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感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四句:“莫教三径废,迟我共耕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田劳作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思念。他希望不要让庭院变得荒芜,而要尽快回来一起耕种田地。这里的“三径”指的是庭院中的小路,象征着家园和亲人。而“共耕锄”则是指共同耕作和劳动,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这反映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家人团聚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诗人与家人的离别、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农田劳作的兴趣,展现了他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歌的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