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店荒蹊红满枝,暖烟微雨共离披。
忽思西蜀匀圆颗,正值东吴远送时。
老子细看方自讶,儿童惊喜欲成痴。
拾遗门下曾沾赐,此日飘蓬也赋诗。
【注释】
江上:指江南地区。樱桃甚盛:江上的樱桃已经长得很大很茂盛了。寓所无有:寄居在没有的住所。忽苏:忽然想起。友生:友人。惠大盒:赠送大盒子。故赋此:因此写下这首诗。
【译文】
野店荒蹊红满枝,暖烟微雨共离披。
忽思西蜀匀圆颗,正值东吴远送时。
老子细看方自讶,儿童惊喜欲成痴。
拾遗门下曾沾赐,此日飘蓬也赋诗。
【赏析】
这是一首记事诗和抒情诗相结合的作品。开头写“野店荒蹊”,点明诗人在途中所见;接着写“江上樱桃甚盛而予寓所无有”,是说樱桃已经长得很大很茂盛了,然而自己却住在没有地方住的地方;第三句“忽苏城友人惠之大盒故赋此”写诗人突然想起好友,想起了好友赠给自己的礼物,于是写下这首诗。全诗以樱桃为线索,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生活状态,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野店荒蹊红满枝”这两句,描绘了沿途野店荒凉、荒蹊上盛开着一树红樱桃的情景。“红满枝”三字,形象地描绘出樱桃枝头花朵繁盛的景象,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印象。
“暖烟微雨共离披”这一句,则描绘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暖烟微雨”四字,不仅写出了天气的特点,还写出了行人的心情。这里的“离披”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惆怅,也透露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忽思西蜀匀圆颗,正值东吴远送时。”这句诗,诗人忽然想到了远方的朋友,想起了他们曾经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朋友比作“西蜀匀圆颗”,既表现了朋友的可爱之处,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朋友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这句诗还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对比,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使诗句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老子细看方自讶,儿童惊喜欲成痴。”这句诗,诗人再次回忆起与朋友相处的时光。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儿童比作“惊”、“成痴”的形象,既表现了儿童的纯真可爱,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童年回忆的怀念之情。同时,这句诗还通过“老子”和“儿童”之间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慨。
最后一句“拾遗门下曾沾赐,此日飘蓬也赋诗”,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飘蓬”,既表达了自己的漂泊不定之感,又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以樱桃为引子,通过描绘沿途风景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诗歌既有形象的画面感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