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苍梧入望长,薇垣新治日馨香。
已知南去无鸮獍,更拟西郊听凤凰。
谈笑定应多暇日,羁縻况复有成章。
幕中还试钟王帖,书遍阑干叶上霜。
万里苍梧入望长,薇垣新治日馨香。
已知南去无鸮獍,更拟西郊听凤凰。
谈笑定应多暇日,羁縻况复有成章。
幕中还试钟王帖,书遍阑干叶上霜。
诗句注释
- 万里苍梧:指遥远的南方地区。
- 薇垣新治:形容宫殿建筑新近完成,香气四溢。
- 已知南去:意指已经知道南方没有危险或敌人。
- 鸮獍:古代传说中一种食父之鸟,比喻恶人或背叛者。
- 羁縻:这里指治理、管辖。
- 成章:形容文采华美,有成就的文章。
- 钟王帖: 钟繇的书法,即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 阑干:栏杆,此处指书写时使用的文房四宝之一。
译文注释
在遥远的南方,我眺望着苍茫的梧州大地,新的皇宫建筑散发出令人愉悦的香气。我已经确定南方不会再有像猫头鹰和獍这样的敌害,现在更希望在西陲之地倾听凤凰的鸣叫。我们闲暇时谈笑风生,治理边疆更是有章可循。我在书房中尝试着模仿钟繇的书法,字迹已经遍布了栏杆上的叶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的新宫室以及南方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新朝统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中“已知南去无鸮獍”,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和边境安全的自信;“更拟西郊听凤凰”则表达了对美好未来景象的憧憬。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国家形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应用,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