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渎城边秋气高,敔鹅鸿雁各求曹。
不眠更识匡床稳,欲去还思小几牢。
几处尺书俱寂寞,百年双鬓独萧骚。
秋江欲渡愁难渡,风雨龙吟长怒涛。

【解析】

“江上书怀”是全诗的标题。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秋风萧瑟、秋气凄清的沪渎城边,看到江面上雁南飞,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开头两句写自己身在大都市中,却感到四周一片凄凉。“不眠更识匡床稳”,以“匡床”喻指“高阁”或“朝廷”,即大权在握者。这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苦闷心情。“欲去还思小几牢”,小几,小桌;牢,结实的木架。意谓:想走又舍不得离开这个简陋的居室。这句表明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以下两句写自己的感受:我虽然身处热闹的都市,但却感到孤独寂寞,而那百年来与我共事的双鬓,也像这秋天里的落叶一样,飘零萧索了。最后两句是说:如今我正想渡过这条江水回家乡,可又愁得无法渡过去。因为风雨中的江上,浪涛翻滚,汹涌澎湃。

【答案】

译文:

我身在大都市,却感到四周一片凄凉。

不眠时更觉得高阁安稳,想离去又舍不得离开这个简陋的居室。

百年来与我共事的双鬓,也像这秋天里的落叶一样,飘零萧索了。

如今我正想渡过这条江水回家乡,可又愁得无法渡过去。

赏析:

此篇为羁旅感怀之作。首句写沪渎城边秋日景象,渲染了作者的悲凉之感。次句借鸿雁自比,暗寓自己怀才不遇之意。第三句化用《论语》”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语,抒发壮志难酬之慨。第四句以尺书比喻朋友书信,言其音信杳然,表达孤寂之感。第五句以”双鬓”代指年华老去,抒发人生短暂之痛。末两句以”愁难渡”与”怒涛”作对照,表现内心的激奋和愤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