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寒冰上曲池,薄云斜日下疏篱。
黄蒿处处迷归路,沧海年年少故知。
北望朝廷非昔日,东来儿女更依谁。
老年拄杖犹无力,况是饥寒气血衰。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天,看到曲池上的薄冰,看到疏篱下的斜日,看到四处都是黄蒿,感到了孤独和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对自己儿女的担忧。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老年生活,身体已经衰老,气血衰败,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有力量和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注释:

  • 野水寒冰上曲池:野水是指池塘中的水,寒冰是结冰的水,曲池是指弯曲的水池。
  • 薄云斜日下疏篱:薄云是指薄薄的云层,斜日是指斜向西方的太阳,疏篱是指稀疏的篱笆。
  • 黄蒿处处迷归路:黄蒿是一种植物,到处都在生长,迷路是指迷失方向,归路是指回家的路。
  • 沧海年年少故知:沧海是大海,年少是指年轻,故知是指老朋友。
  • 北望朝廷非昔日:北望是指向北眺望,朝廷是指国家的朝廷,非昔日是指已经不是从前的样子。
  • 东来儿女更依谁:东来是指从东方来,儿女是指年轻人,更依谁是指依赖谁。
  • 老年拄杖犹无力:老年是指年龄大,拄杖是指拿着手杖,犹无力是指仍然没有力气。
  • 况是饥寒气血衰:况是是指更何况,饥寒是指饥饿和寒冷,气血衰是指身体虚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冷清的冬日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他看到的曲池、薄冰、斜日、疏篱等元素,都带有冷意,这冷意也渗透到他的心境中。诗人用“处处”这个词来形容黄蒿,显示出他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而当他看到大海和老朋友时,他又感到了一丝温暖,但这种温暖又很快被岁月的流逝所冲淡。最后,他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担忧。总的来说,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孤独和忧虑的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