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颇幽闲,行行又几湾。
微茫听竹籁,次第较花颜。
林壑千层瀑,茅堂四面山。
卜居如得此,日日闭柴关。
一路上风景颇为幽闲,走起来又走了好几个弯。
隐隐约约听到竹林中的风声,顺着花的排列顺序来欣赏。
林间的壑谷千层瀑布飞流直下,茅屋四周环绕着群山。
若能卜居于此,天天关柴门不出外。
一路颇幽闲,行行又几湾。
微茫听竹籁,次第较花颜。
林壑千层瀑,茅堂四面山。
卜居如得此,日日闭柴关。
一路上风景颇为幽闲,走起来又走了好几个弯。
隐隐约约听到竹林中的风声,顺着花的排列顺序来欣赏。
林间的壑谷千层瀑布飞流直下,茅屋四周环绕着群山。
若能卜居于此,天天关柴门不出外。
【解析】 此诗首联叙事,“荒远羁栖幸弗诛”指郑俨被赐死;“敢通叛逆约齐驱”指郑俨与李师道勾结谋反之事。颔联写郑俨的野心勃勃,他妄图鲸吞天下,先下手为强。颈联写李师道恃宠骄横,不思进取,反而加紧对郑的笼络,双方相持不下,两败俱伤。末联写唐王朝终于平定了叛乱,恢复了中原的统一,这是旷古未有的大功业。全诗在叙事的同时,夹叙夹议,表达了作者对唐王朝的忠诚和对李师道的谴责。 【答案】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全诗的意境特点,然后对诗句进行赏析。 ①“战衄旋师返北辕”,写郑氏军队战败后回师的情况。“衄”意为“败”。 ②“转教航海辟乾坤”,写郑氏军队转战辽东,开疆拓土。“转教”指辗转作战,“辟乾坤”指开辟边疆。 ③“金多旧借牛皮地”,写明军在海上作战时,曾利用牛皮船作为战舰。 ④“水涨新通鹿耳门”,写明军在海上作战时
【注释】 (1)伪郑遗事:南宋末年,元兵南侵,在福州称帝的陈吊眼被元军所杀,其部将张世杰等拥立陈文龙为帝于漳州,建伪国。此诗是咏其事。 (2)图谶:古时用图画或文字来预示吉凶祸福的征兆。 (3)天遣:上天的意思。 (4)中国:指中原。汉:指南方。 (5)妄托:胡乱托名。 (6)荒岛畬田:畬,一种耕种方式,把田地开垦成小沟。登版籍:编入户籍。 (7)土酋:土司,封建时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首领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咏伪郑遗事》,描绘了南宋时期的历史事件。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markdown 昔年亡将济时才,仰仗威灵涉险来。 ``` 注释: 昔日的亡国将领(即岳飞),有拯救国家的才能和胆识,他依靠威猛的神灵渡过了重重困难。 ```markdown 地转海咸生淡水,天回风飓起奔雷。 ``` 注释: 土地转动后,海水变得咸淡不一,天气变化使得飓风席卷而来,天空中雷声隆隆
初归跃马涧招长干忠公初归:刚回到家中。跃马涧:山名,在今浙江长兴县境内。这里代指家乡。招:召唤,邀请。忠公:对朋友的尊称。 万事不如意,方知无事闲 万事:一切事务。不如意,不称心。闲:清闲,无事时。知道:明白,了解。 傍墙分暖日,移榻就春山 傍:靠近。墙:墙壁。暖日:阳光明媚的日子。移榻:移动坐榻,即更换床铺。就春山:靠近春天的山景。 黄鸟飞初下,清泉汲正还 黄鸟:黄莺。飞初下:早晨刚飞下来
有令赋残荷遂口占 万木方零落,荷先叶自伤。 既圆应有破,久翠渐多黄。 盖或随波荡,茎犹惹露香。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描写残荷,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悟。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清远,通过对残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
诗句原文: 马体汗如雨,余应有苦辛。 独支天外路,易困斗南人。 乳虎游斜日,苍猿聒暮春。 那期故国月,白帝照悬鹑。 注释解释: - 马体汗如雨,余应有苦辛。形容旅途劳顿,汗水淋漓,暗示着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 - 独支天外路,易困斗南人。独自支撑远方的道路,容易陷入困境的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孤独无助的感受。 - 乳虎游斜日,苍猿聒暮春。描述傍晚时分,一只小虎在夕阳下嬉戏
夏日东林寺 探索神运殿,探寻内心宁静 1. 诗作原文 欲寻神运殿,一径尽莓苔。 钟响日先落,溪荒月少来。 大都身后事,难免劫余灰。 千载相逢晚,白莲不再开。 2. 译文注释 - 欲寻: 想要寻找,即前往。 - 神运殿:传说中的仙宫,用以表达对超然世界的向往。 - 一径尽莓苔: 一条小径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暗示着荒凉与沉寂。 - 钟响日先落: 当钟声响起时,太阳已经开始下落。 - 溪荒月少来:
【注释】 镜中:镜子。 双鬓雪:指两鬓如霜。 相怜:互相体恤,互相怜悯。 偃蹇居牛后:形容自己地位低下,处在他人之下。 敲推:敲打。 敢马前:敢于冲在最前面。 寒露叶:秋天的落叶。 开口不曾笑:指从不言笑。 人间八九年:人世间度过了八九年。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镜子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句“镜中双鬓雪”,用比喻的手法
【注释】 1. 放舟下峡:指乘船下行至三峡。三峡:长江的三个峡谷,从瞿塘峡到巫峡,再到西陵峡,总称三峡。 2. 虹:彩虹。 3. 霁:雨过天晴后叫霁。 4. 翠岫:青绿色的山峦。 5. 返照:夕阳的反照。 6. 仲宣楼:三国时蜀汉丞相蒋琬所建之楼,在今湖北宜都城东二十里。《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载:“先主入蜀,以琬为昭信将军,与长史张裔、司马费耀、牙门将霍弋并受遗诏辅政。”后改昭信府为昭德堂
湖面初秋色,清如镜里清。 潮来飞白鹭,烟至织黄莺。 虹学美人出,风为少女行。 此间尘不到,身世两忘情。 【注释】: 1. 湖面初秋色:湖面在秋天的时候呈现出美丽的颜色。 2. 清如镜里清:形容湖水清澈透明如同镜子一样。 3. 潮来飞白鹭:潮水涨起时,有白鹭在空中飞翔。 4. 烟至织黄莺:烟雾飘来时,有黄莺在树林中歌唱。 5. 虹学美人出:彩虹模仿美女出现的样子。 6. 风为少女行:微风吹过
【注】: 1. 还家:回到家乡。 2. 秋雨中:指秋日的阴雨天气。 3. 饥容叹妻子:形容因饥饿而面容消瘦,感叹家中妻儿生活困苦。 4. 败叶理梧桐:用落叶和梧桐树叶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5. 俗觉今时换:认为现在的社会风气已经发生了变化。 6. 人怜前辈空:人们怜悯那些已经去世的先辈,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后代。 7. 青青一双眼,落日送冥鸿:眼中充满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夕阳西下时,鸿雁向南飞翔
【注释】 (1)涪州:唐时为渝州,今重庆。 (2)惊心几度游:意思是每次路过涪州,都惊心动魄地游览一番。 (3)更新地主:意思是每次经过涪州,都更换了新的地主。 (4)旧沙鸥:意思是每次都看到原来的沙鸥。 (5)片月穿仙岭:意思是月亮像一片似的穿过山岭。 (6)微云止戍楼:意思是薄暮时分,云气停在戍楼上。 (7)寒气甚:意思是寒气非常浓重。 (8)拥重裘:意思是抱着厚重的皮衣。 【赏析】
劳矣条风力,吹成万绿稠。 杨花衔小燕,荇带曳轻鸥。 注释:条风:春风。杨花、荇(xiàng)带:均指植物的茎叶或枝条,喻为衣带。小燕:燕子。 赏析: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诗人在吴地春天的暮春时节,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吴中春暮寄友》。全诗以“劳”开篇,既点明了题意,又引出了下文对春天的描绘。接着,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世
【注释】: ①是夜秋相见,律归夷则中:这夜晚,秋天来临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正是秋季的开始,此时万物都进入了一个比较安静的状态。 ②草心蒙白露,衣领受凉风:草叶上的露珠被太阳晒干,露出了草的本色;衣服领口处被凉风一吹,感觉有些凉意。 ③舞觉蜻蜓爽,声添蟋蟀工:跳舞的感觉让心情舒畅;蟋蟀的鸣叫声也更加悠长动听。 ④吾其先散发,作赋答天公:我要先放开心扉,写首诗歌来回应上天。 【赏析】:
【注释】: “少出”句:少时出来没有嗜好,因之不觉是非。 “纷华”句:纷繁的繁华回归世界,天地间散失着春天的光辉。 “飞翠”句:飘荡的绿意附着在莺鸟身上,游丝缠绕使燕子归巢。 “杨朱”句:杨朱的道路在歧路口,南北两方都容易沾衣。 【译文】: 少年时期出来没有嗜好,因之不觉是非。 纷繁繁华回到世间,天地间散失着春天的光辉。 飘荡的绿意附着在莺鸟身上,游丝缠绕使燕子归巢。 杨朱的道路在歧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