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出无乃癖,因之不觉非。
纷华归世界,天地散春晖。
飞翠胶莺坐,游丝系燕归。
杨朱歧路际,南北易沾衣。
【注释】:
“少出”句:少时出来没有嗜好,因之不觉是非。
“纷华”句:纷繁的繁华回归世界,天地间散失着春天的光辉。
“飞翠”句:飘荡的绿意附着在莺鸟身上,游丝缠绕使燕子归巢。
“杨朱”句:杨朱的道路在歧路口,南北两方都容易沾衣。
【译文】:
少年时期出来没有嗜好,因之不觉是非。
纷繁繁华回到世间,天地间散失着春天的光辉。
飘荡的绿意附着在莺鸟身上,游丝缠绕使燕子归巢。
杨朱的道路在歧路口,南北两方都容易沾衣。
【赏析】:“诗是诗人的语,词是诗人的思想。”这是王国维提出的著名观点。《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的代表作。它们以情致深婉、风格清新而著称,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桥梁。
此诗为《古诗十九首》之一,其内容主要抒发了作者对青春年华逝去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点明时间与主题。“少出”,即年少时期。“无乃”,即莫非。“癖”,指嗜好。这里指年少时的嗜好或爱好。“因之”,即因此而,因此就。“不觉”,即不觉得。“非”,指不是,错误。整句的意思是说年少时出来没有嗜好,因而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景抒情。“纷华”二字写出了世界的繁华喧嚣,“春晖”二字写出了春天的光辉照耀万物,这两句将整个世界描绘成一幅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画卷,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颈联写景。诗人以“飞翠”、“游丝”两个意象来表现自然界的美景。“飞翠”指的是鸟儿在枝头自由翱翔,享受着春天的气息;“游丝”则是指那些轻盈飞舞在空中的蝴蝶,它们在春风中翩翩起舞,仿佛是在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这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自然之中。
尾联抒发感慨。“杨朱”,即杨朱先生,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主张避世隐居。这里的“歧路”指的是岔路、十字路口,表示人生的抉择与选择。“南北易沾衣”,意思是说在岔路口处,无论是往南还是往北走,都容易沾上衣服上的尘土,形象地表达了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与迷茫。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困惑之情。
此诗通过描写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和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展现出诗人对于青春年华逝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考方式。